1999年末的时候,

当时有一个观点非常流行:

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

今天我们还要补充说一句:

21世纪最贵的人才是高技能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1.65亿人,仅占就业人员的20%,其中高技能人才4971万人,不足就业人员的6%。从市场供求情况看,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相当一些领域高技能人才求人倍率超过了2以上。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据预测,在这个期间,全国高技能人才缺口将达2200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经济的竞争,

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这场竞争需要一流的管理人才和研究人才!

当下的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必须要有一支规模壮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而高级技工的缺口,

俨然已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大瓶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制造业企业开出近万元的月薪,

仍然解决不了“招工难”的问题。

问题出在哪儿?

首先在教育,

特别是在技工人才培养上出了问题。

在“学历是敲门砖”的社会语境下,

不论教育本身还是社会较普遍的价值认同,

都认为分数才是最重要的,

考上名牌大学才算成功了一半。

否则不但输了学习的“起跑线”,

也输了人生的“起跑线”,

这样出现了一边是国家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

另一边却是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歧视和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大家将学历教育视为“鲤鱼跳龙门”的唯一通道,

其实就是优秀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即便能在就业市场上受青睐,

但是在诸多方面无法享受与学历教育毕业生一样的待遇哦。

这么来说的话呀,

要想从根本上破解“技工荒”,

必须让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更有职业尊严和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个公正有序的社会里,

永远需要不同的社会分工,

不同职业都是平等的,

只要适合人才的培养成长和技能才干的发挥,

就是最好的选择,

社会没有必要以学历区分对待人才。

作为过来人的父母或者老师,

不要总以自己的经验去决定孩子的人生,

上名校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成功,

而进入职业院校学习或许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合适的职业才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唯有将对孩子的期望值与其自身实际能力有机匹配到最佳,

才能让每个孩子真正赢得人生出彩的机会。

真正的“技工”和“工匠”大多都产生于不断的实践当中,

“技能人才”才拥有更多社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呢!

“未来的程序新星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