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虽然没单独的推过磨,但跟着母亲参与过推磨的全过程,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家院子里有个老磨坊,抿父母讲:这个磨坊在解放前就有了。磨坊里有一盘磨,一个面箱,一把Sa子,一面锣儿,一把条掃,一根棍子,记得好像再无其他设施。

推磨之前要先向队长请假,而且要提前拌磨(就是先把粮食淘洗干净),凉晒到干湿适中的时候就向队长申请要一头毛驴,生产队给的拉磨的驴基本都是集体干活时谁都不喜欢使的比较柔、不太买力的老驴。

毛驴要回来套在磨上后,先要蒙上它的眼睛(估计是防止毛驴在拉磨的时候发晕,因为毛驴在拉磨的时候一直是围着磨盘转圈走的),然后把拌好的粮食堆放在磨扇上面,毛驴拉着上面的那扇磨不停的转动,下面的那扇磨是固定的,粮食从磨眼里漏到两扇磨的中间,在上下两扇磨相对运动的过程中就把粮食磨碎并从两扇磨之间的齿状缝子里漏到下面的磨盘上了。

推上一阵子就开始锣面。先用Sa子把磨盘上的粉铲起来倒进锣儿里,再顺着锣杆子上下拉动锣儿,这样面粉就落在面箱里,麸皮留在锣儿上面。第一次锣出来的面叫头才面或者大麸面,好像是最好的。再推一次出来的面叫二麸面,二麩面也是比较白的。依次还有三麸、四麸面,这些面就已经很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磨其实是一种相对轻松的活,但作为小孩来说主要是忍不住孤单,必须坚守岗位不能出去玩,要随时拨磨、防止拉磨的毛驴偷懒偷嘴(要是没人看着,毛驴会站下来偷吃磨盘上的面粉,叫偷嘴)还要随时锣面。

甚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推磨是一种比较枯燥的活。因为从生产队要一头毛驴不容易,所以必须充分使用,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现在这些东西基本上都已经不复存在了。我就是想把这个过程记录一下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