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标题,估计很多读者心中一定冒出两个疑问:

一、清华大学不是工科大学吗?居然有新闻与传播学院?

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取消本科,是不是标志着以后本科生没有前途了?

文中,就对这两个问题逐一回答。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其实清华大学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已经成立将近20年,前身是清华大学的传播系和中文系的编辑学教研室。2002年4月21日正式成立,首任院长为《人民日报》原总编辑,当代著名新闻工作者范敬宜。

范院长乃是范文正公之后,家学深厚,毕业于名校圣约翰大学,并且曾师从周谷城,钱穆,朱东润等大师巨匠学习。此外,范院长精于诗书画,乃是吴门画派的正宗传人。

如此一位当代人文大师,出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院长,乃是清华大学的幸事,也充分证明清华大学对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重视。

范院长去世后,现任院长为新闻出版总署原署长柳斌杰教授。两任院长,都是前副部级高官,可见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规格实在不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我国近年来飞速崛起的一所新闻学院。

1995年,新闻与传播学院获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0年,新闻与传播学院增列传播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新闻与传播学院获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6年,新闻与传播学院获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7年,新闻与传播学院被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2007年,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学专业入选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

2017年,教育部第四次学科学科评估中,清华大学的新闻传播学取得了A-的好成绩,并列全国第五位。与新闻老牌名校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并列。

并且,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已经培养出众多优秀毕业生,如在社会上引起轰动的《乡村八记》作者李强等。

可以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声誉日隆,备受学界和业界关注,她的毕业生在新闻传媒等多个领域都成了领军人物或行业中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停招风云

2020年5月6日,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曾到新闻与传播学院调研,提出四点要求:

第一,学科的发展定位要形成共识。

第二,人才培养要着眼国家需求,着眼高端。

第三,要加大青年学者的培养力度,加强队伍建设。

第四,要加强国际交流,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2020年5月14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通过现场加网络远程在线的方式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出席会议的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宣布,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2020年起,将取消本科招生。

并且,该消息由官方发布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主办“清华清小新”公众号上。在公众号的文章中,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表示: 学校反复研究、慎重决策,决定大幅度扩大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规模,今后学院的人才培养主要在研究生层次进行。

彭刚还要求,学院要扎实深入地推进工作,落实邱勇校长5月6日调研新闻学院时,代表学校提出的改革发展要求。文中新闻中多次提到人才培养要“着眼高端、高层次”,应该就是透露出了清华大学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的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华学堂

  • 停招本科生不是停止本科教育

据有关媒体报道,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目前只是停止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本科学生,但并不是说学院的本科教育就此停止。而是将本科的课程转入日新书院,与日新书院共同开展本科课程。

日新书院是清华大学为“强基计划”新增设的五个书院之一,作为文科与通用基础组专业的培养单位。包含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类专业。

今后新闻传播学院会积极参与日新书院和课程开设以及教学工作,而部分日新书院毕业生,也会选择到新闻传播学院攻读研究生。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金兼斌也在其微信朋友圈表示:今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无论是教学还是毕业生出口,将主要是研究生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强基计划

深远影响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年起停招本科生,虽然并非彻底取消本科生,但也在社会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各大媒体上成为了热门讨论话题。

笔者的观点:

一、虽然只是清华大学的其中一个学院停招本科生,凡是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标杆,其他高校肯定会争相效仿。

二、停招本科生,毕业生以研究生为主,不断加大研究生规模。是不是意味着,今后本科生的就业渠道会被研究生进一步压缩。在研究生降维打击下,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岗位招聘研究生将成为常态。

三、“强基计划”的影响绝不仅仅是招生的几个专业,很可能会以通识教育模式存在。“强基计划”的本科生在研究生阶段,通过保送的方式进入到各应用学科专业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