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聊聊著名的隐士,田园派诗人陶渊明的那些事。陶渊明四十来岁的时候,由于长期在家里赋闲,感觉手头有点紧张。

有一天,陶渊明跟他的朋友说:“我想过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但是现在手头没有宽裕的资金,所以想出去当几年官,攒点钱,为日后归隐山林做准备,不知道兄台能否帮忙?”

一来是陶渊明确实有才学,二来这个朋友的确热心有门路,三来陶渊明个性率真,人缘足够好。没过多久,这位朋友还真的给他“运动”来了一个彭泽县令的职位,陶大诗人如愿以偿,为实现财务自由,提前退休的人生目标,去彭泽县走马上任了。

这样的剧情,这样的生活态度,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如果不是笔者提前交代了主人公是生活在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如果换成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某个八零或九零后,相信接受起来也会毫无违和感。看来追求财务自由的平静生活,并不是现代年轻人的观念创新,陶渊明才是这种生活理念的真正鼻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很多人都觉得陶渊明归隐山林,写下《桃花源记》,过与世无争的生活,是因为他历经了官场的险恶黑暗,对当时的社会风气感到失望,无可奈何之下才选择了隐居的生活,可事实是,做闲云野鹤才是他真正的志向,出去做官混职场,只是为了做一只不为生活发愁的“野鹤”做准备而已。

或许有的朋友会说,就凭这么一件小事,你就能把陶渊明的生活态度下定义了么?您要是不信,咱们可以再多分析分析:

一、出身名门,读书求乐,曾立志仗剑走天涯

陶渊明出身官宦,曾祖父陶侃曾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是显赫一时的政治人物;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做过安城太守,看来陶家的官是越当越小,日子也是越过越抽抽,到陶渊明父亲那一辈,已经家道中落。

更为不幸的是陶渊明八岁时,父亲早亡,此后陶家生活日趋贫困,所以陶渊明也是过惯了苦日子,即便是粗茶淡饭的隐居生活,也没啥大不了的。

不过官宦人家的传统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而且陶渊明的母亲又是东晋名士孟嘉之女,虽然生活贫困,但陶渊明却是从小得到了很好的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渊明的母亲喜爱黄老学说,所以陶渊明从小就熟读老庄,道家避世无为的思想对他影响很深。在《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对自己做了个人总结:

闲静少言,不慕名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看得出来,陶渊明读书不是为了求功名做官,获得财富利益,他的目的很纯粹,也很随性,就是喜爱,我读书我快乐,更何况就凭他读书不求甚解,只求意会的读法,恐怕也是与为官之道对学子们掌握书本知识的要求,相去甚远。

陶渊明说自己年轻时也曾有过远大的“志向”,这个志向是什么呢: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或许年轻时代的陶渊明,曾经想过驰骋疆场,杀敌立功;或许想过游历山河,行侠仗义。总之这种纵横四海,闯荡天下的豪情壮志似乎也与入仕为官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如果说他曾想当个走遍天下的侠客,或许更为靠谱一些。

爱读书、能旅行,还胸怀豪迈,年轻时代的陶渊明,如果生活在今天,或许能够成为一名纵横于天地之间的网红旅游博主,资深自媒体达人。但我才不会相信,他能成为公司兢兢业业的优秀员工,或者体制内任劳任怨的官员,以他那种向往大自然,追求自由自在的个性,可不是能耐住官场争斗、束缚和寂寞的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性情旷达,难受约束

话说陶渊明当上彭泽县令没多久,有一天浔阳郡派督邮到县里视察工作,下属提醒他:“您应该穿戴整齐,前去拜见才是。”陶渊明想了半天,叹了口气说:“我岂能为了五斗米,就向那乡里小儿卑躬屈膝?”

于是毅然辞官,结束了85天的县令生涯,放弃了当初为了早日实现财务自由而在职场努力奋斗的初衷,提前退休回乡,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那时候的督邮相当于现在的纪委干部,如果按正常的组织程序,纪委下去检查地方官员的工作,属于正常工作范围,作为地方官吏,按正常程序进行接待也是常规操作。如果说督邮提前索贿,或者在巡视过程中搞了不正之风,陶渊明愤而辞职倒也符合逻辑。

可问题是,还没有走进正常工作程序,我们的陶大诗人就受不了了,觉得人格受到了轻侮,不挣钱是小事,丢了人格可是天大的事情,这个官反正是不能干了,这反应似乎也有点过激了。

可能陶渊明自视清高,觉得毕恭毕敬地去巴结一个学问不如自己的人,是有辱斯文,但他忽视了凡事都是讲规矩的,诗人有诗人的道理,官场有官场的规则,如果想通过当官挣银子,不讲官场规则肯定是不可以的,干什么就得吆喝什么,这个恐怕不是社会黑暗腐败的证据,而是不管在哪个时代都会通行的法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保持诗人的清高继续清贫,或遵守官场的规则赚取收益,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二者必选其一。陶渊明选择了前者,当时那个时代世风日下,社会黑暗面确实不少,但笔者倒是觉得,陶渊明的辞官,却与社会的黑暗或者官场斗争无太多关联,充其量也就算是个不适应工作环境,他只是选择了自己的真性情,选择了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方式而已。

三、多次辞官,与其说是官场的黑暗让陶渊明失落,倒不如说他压根儿就没想融入官场

陶渊明一生中共有四次从官场辞职的经历:第一次是29岁时,因生活所迫,出任祭酒,目的是挣钱养家,不过与彭泽县的情形类似,没几天陶渊明就因为受不了官场的习气,辞职不干了。后来州里觉得他有才学,招募他去做主薄,也是没待两天便“辞不就”,回家务农去了。

可惜那个年月,当农民也不一定有饭吃,七年以后,家里再次揭不开锅了,陶渊明第三次因为生计原因“出仕”,做了桓玄镇军的参军,看起来是个像样的官职,实际上就是藩王手下的幕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是从上两次贸然辞职中吸取了教训,这次陶渊明干得时间稍微长了一点,但是母亲突然病故,他回家奔丧后,也就再没有回到工作岗位了。第四次,就是前文所说,为了实现退休后的财务自由,托关系干上了彭泽县令。

这么看来,陶渊明做官可不是胸怀了济世安邦的远大理想,他当官的目的就是找个工作,养家糊口,而且还都是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的。何况,他当的这些官职,除了最后那个彭泽县令算是有正经的品级,其他的真的能算是大家理解中的“功名”吗?恐怕相差甚远。

况且,陶渊明的离职速度也太快了吧,如果按现代社会职场,入职人员需要三个月考核期来看的话,这四份工作里,恐怕也只有第三份干满了试用期。

东晋末年的官场确实不清明,但您说就凭陶渊明这么短的工作经历,而且干得还都是不入流的基层岗位,他对官场的黑暗能有多深刻的体会?以他的从业经历来看,还不如说是他自己适应不了官场的规矩,套用现代人的话来说,这人不太适合“上班”。

与其说是官场的黑暗逼走了陶渊明,倒不如说是他自己压根儿就没打算融入官场,即便曾经有过选择进“体制内”,当公务员发展的规划,最终也因为不适应工作环境和职场规则,而以失败收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陶渊明毕竟是有才华的,虽然对官场的洞察不够深刻,但是以他多年隐居民间的经历,他对老百姓的疾苦是深有体会的,所以他的《桃花源记》站在百姓的视觉,反映了底层人民对幸福的向往: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徭役、没有赋税、人人靠劳动丰衣足食的社会,恐怕是那个时代的普通人所能想象出的最和谐的社会画面了。

对比宦海沉浮,却始终心怀天下的范仲淹,想想《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桃花源记》更像是一首婉约的诗,它描述的是一个没有纷争无忧无虑的乌托邦社会,更是一个人回归自然的理想。

如果说范仲淹的人生,是长江中经历过险风恶浪的巨轮,那么陶渊明的追求,便是飘曳在桃花潭水中的一叶扁舟。人们的理想和做出的人生选择是不同的,或许志向宏大,或许宁静致远,而所有有益于社会,而又快乐于自我的选择,都应当被认同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