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和弦

对于刚学音乐的同学来说,五线谱,可能就是最大的噩梦了

五条线就能记录下一首曲子,对于作曲家来说的确很方便,但对于视谱能力还没有成熟的初学者来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正是因为有了五线谱这种科学的记谱方式,西方古典音乐才得以流传至今

而我国的民族音乐却因为没有这样一个成熟而完整的体系,才让很多经典乐曲都散佚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那么,五线谱是怎么来的,又是谁发明的呢?

1、字母谱的出现

大家都知道,音乐是一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

在爱迪生发明留声机之前,人们如果想听音乐只能去听音乐家的现场演奏

那么,音乐,这样一种会随时间消逝的艺术,怎样才能保存下来呢?

这就是乐谱出现的初衷了

乐谱这种能记录音乐的东西,最早可追溯至西元前六世纪到四世纪之间的古希腊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时期,古希腊人发展出两种用字母来记谱的方式,分别以字母文字和类似字母的图形来代表音高与音值

总体上可以分成记载声乐旋律的声乐谱,和记载器乐旋律的器乐谱

到了六世纪的罗马时代,罗马教会修士包厄修斯援用古希腊的这种记谱方式,以拉丁文字母 A 至 P来代表自然音阶上的两个八度,在乐谱发展成型的历史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时候的字母谱中还并未出现五线谱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的“线”

所以,这种记谱法还不能看作是五线谱的雏形

2、纽姆谱的出现

时间来到了九世纪。此时,世界上又出现了一种被称作“纽姆记谱法”的记谱方式

“纽姆”这个词源自希腊语「πνεμυα」(neuma),原本是表示点头及记号之意的

这种乐谱的最初形式就是以一条线为中心,在其上画一些表示旋律走向的线条,看起来十分抽象

不过,这一条线的出现却可以说是一个从0到1的创举。没有这一条线,就不可能有后来五条线的五线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当时的歌曲主要还是靠的口口相传,所以这种记谱法仅仅只是记录下了旋律的上行和下行的方向,并不能像今天的五线谱一样标示出具体的音高

意思就是说,这种记谱法里面记录的可以是任意一个调的旋律,但你就是无从知晓这首曲子到底是哪个调的

3、四线谱的出现

真正的转机,出现在十世纪之后。当时的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一条线的乐谱了,于是二线谱应运而生

过了几十年之后,三线谱又出现了

十一世纪,修士圭多·达·阿列佐开始以四线三间的谱表记载希腊的葛丽果圣歌,线与间之间代表音程上的二度,线与线或间与间则表示三度音程,这种乐谱被称为“四线乐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开始的四线谱是用不同的颜色画成的,如红线代表F音,黄线或绿线代表C音,后来统一用黑线表示,只是在线的前端写上一个拉丁字母,以表示线的绝对音高

不过,此时四线的纽姆乐谱还并不能把节奏准确地表示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更准确地记录音乐,就必须有一种对音的长短进行确定的方法

十三世纪,德国音乐理论家弗朗科在他的著作《有量歌曲艺术》中提出了对以后的西方音乐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量记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