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目前,距离全面落地实施“4+7”的药品集采城市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一年的采购周期已经进入尾声。

数据显示,试点范围内中选的药品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降价幅度达到59%,对药品市场价格造成了巨大冲击,这里面首当其冲受影响的就是零售药店。

试问,相比于医院,零售药店没有了价格优势后,应该如何在“4+7”集采扩围中破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4+7”药品集采扩围影响下,药店再开源可能只有两种方向:

1、+诊疗,就是药店开诊所;

2、+项目,就是找到新的收入支点;

新的收入支点一般包括药店保健品、医疗器械的转移,比如有的药店会出售益生菌,其经营方向逐渐向功能食品靠拢。

而更让人眼前一亮的则是药店开诊所,比如山西太原的仁和大药房,目前开业的连锁诊所门店已经有60多家,而且每家都与药店紧密相连,诊疗科目包括内科、外科、中医科和口腔科等等。

这种类似于传统中药房设坐堂大夫的模式,如今在“4+7”药品集采扩围冲击下,成了药店增加收入的新支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无疑问,药店开诊所的“医+药”模式是现阶段药店对基层医疗机构竞争的有力武器。

在经历过一年的药店开诊所布局后,试探性、有限度的参与后,药店迎来了开放范围更广、技术性更高的“医+药2.0”时代,药店如何在新下破局,率先占领市场的制高点呢?

形式

1、政策支持,药店如果想在“医+药2.0”时代发展,离不开行业政策的支持和扶持,比如能够实现医保结算。

从深

2、大数据管理,与基层医疗机构相比,药店能够对顾客会员制度,为顾客建立完成的健康档案,提供大健康的解决方案和慢病跟踪治疗等方面的服务。

建议

3、专业化服务,药店开诊所,意味着药店技术能力的提升,要求医生和药师的专业素养更完善,才能为大众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此外,药店如果在“医+药2.0”时代破局,对于全科医生等人才的引进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精通感冒发烧常见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全科医生。

未来,“医+药”模式,将会进一步承接医院处方外流,缓解三甲医院就诊压力,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在有利的政策支持下,引进专业化人才,为顾客做好健康管理,才是药店未来开诊所的发展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