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曲原料配比大麦60%, 豌豆40%,分别称重,按质量比例混合均匀。

2、配好的料粉碎后,用分样筛分级称重检测,要求每500克曲料过80目筛的细粉为70 ~ 130克。

3、机械制曲块时曲料中加水量为48% ~50%,拌和到无生面,无疙瘩,松散,软硬均匀。拌好的曲料用制曲机压成厚薄一致, 四面光滑,软硬一致(用手指捏成团为适宜),水分37% ~41%,平整均匀,四角饱满无缺的曲坯。

4、清茬曲

(1)人房排列:曲块入房前,清扫干净曲房,地上铺满一层谷糠,备好苇席苇秆。压好的曲块人房排列成一层,上撒一层谷糠,衬上8-10根苇秆。曲块间距(3-5) 厘米,行距(1.5-2.5) 厘米,一般排2~5层,每房3200~4200块曲,热季排少些,冷季排多些。铺曲完毕,开窗6小时左右,将曲堆四周和上部用苇席盖好,保持室温25 ~30摄氏度,以利上霉。

(2)上霉:曲块人房后经2 -4天表面生出白色小斑点,此时室温保持在30 -35摄氏度,品温在36 ~ 38摄氏度。一般到曲块表面生长的菌落面积达90%左右,白色斑点成片时,上霉即告完成。

适宜的上霉程度是“一撒白芝麻点”,即霉点以生长汉逊酵母、假丝酵母、拟内孢霉为主。须控制曲块表面生长过多的根霉气生菌丝,特别要控制犁头霉等“水毛”菌的生长。

上霉斑点的多少,与湿度和温度有关。若水分挥发过快,则斑点生长过少:若水分不易挥发,则斑点生长过多。上霉最适温度为30 -35摄氏度,上霉 期间温度不能超过40摄氏度。以揭盖席控温。

待放潮至曲块表面不粘手时,即可关窗进行第一次翻曲,曲块由2层增至3层,上层翻至下层,下层翻至上层。同一块曲要翻转180度。曲间距6 ~7厘米,行间距不变:排列方式由平行形变成品字形。

酿酒专用酒曲大曲小曲。

(3)晾霉:上霉后进行第一次翻曲后,加大曲块间距,水分逐渐挥发,不使曲块发黏,即为晾霉,要求曲块手摸不黏、利落。一般隔日翻曲一次,保持温度-致, 即可关窗起火。晾霉期夏季为2天,冬季为3天。

(4)潮火:潮火期是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盛期,是培养大曲的关键时期。这时湿度大,品温高达45 ~48摄氏度,要注意灵活开小窗放潮,隔日或每日翻曲,曲块由3层翻4层,4层翻至5层,除掉苇秆,曲块成人字形,并加大曲间距离。品温降至37 ~40摄氏度关窗保温,品温回升至45 ~47摄氏度适当开窗放潮。潮火后期保持品温40 -44摄氏度,每日放潮1 ~2次,窗户可开大些。品温降至34 ~ 37摄氏度时,关窗保温。曲块可由4层渐加至7层,间距适当加大。当翻最后一次曲时将曲块分成两部分,中间留70厘米宽的走道,即火道,当曲心发透、酸味减少,嗅到干火味时进入大火期。潮火期一般4 ~5天。

(5)千火(大火):曲块入房经10~ 12天的培养进入大火阶段,此时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已逐渐伸至曲块内部,曲表干硬部分加厚,内部水分不易散发。要求品温和曲心温度不高于45摄氏度左右,以防烧心。大火前期限品温43 ~44摄氏度,以后逐渐降低,最低温度在29 ~32摄氏度以上,经7~8天,曲心湿的部分逐日缩小,出现曲香味,即进入后火期。后火期一般4~5天,进入养曲阶段,应保持品温平衡,养曲一般经过4 ~ 5天。

5、红心曲

(1)人房排列:同清茬曲。

(2)上霉:与清茬曲基本相同。

(3)晾霉:上霉后放潮气,不大晾,没有明显的晾霉期,曲块很快就进入潮火期。

(4)潮火:起潮火1~2天,品温就达46 ~48摄氏度,要每日或隔日翻曲一次。10~ 12天时,拉苇子后品温在40 ~43摄氏度,培养15天左右时,品温高达47 ~48摄氏度,保持3 ~4天即出红心,随后品温逐渐下降,应保持在41 -42摄氏度。

(5)千火:千火期一般4~5天, 品温可由41 ~43摄氏度升至44 -47摄氏度。此阶段应注意天窗的关开。

(6)后火:后火时红心已大部分出现,品温由40摄氏度左右逐渐降至37 ~38摄氏度,养曲2-3天即为成曲。

6、高温曲(后火曲)

(1)人房排列:同清茬曲。

(2)上霉:同清茬曲。

(3)晾霉:同清茬曲。

(4)潮火:保温起潮后品温升至45 ~47摄氏度,开窗放潮到品温40摄氏度左右,一般每日放潮1~2次。翻曲操作同清茬曲。4~5天潮火后,曲心温度升至46 ~48摄氏度,进人大火。

(5)大火:大火期初始品温在40摄氏度左右。大火期应隔8翻曲,品温保持略高于清茬曲,当品温升高缓慢时,转入后火。

(6)后火:后火阶段品温保持在33 ~34摄氏度,高不超过37 ~38摄氏度,低不降至30-31摄氏度下,4~5天,品温降至30 -31摄氏度即为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