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以来,就个体来讲,人生最富传奇、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末代皇帝溥仪应该算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溥仪3岁登基,被人抱上龙椅,啥也不知道;第二次当皇帝,时间很短,张勋复辟如昙花一现;第三次当皇帝,不过是个傀儡。被俘后,先是在苏联西伯利亚遭罪,后来到了抚顺的战犯管理所,改造差不多了,政府特赦,终成自由之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0来岁回到北京,从皇帝变成平民。没地方住,开始在妹妹家借宿。政府关心他,让他暂住招待所,后来又给他专门找了一个院落。由于他生活自理能力不是很强,又帮助他再次成家,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家了,那得有业啊,需要工作,得养家糊口啊,不能总靠政府救济。高层领导就问:想干点啥啊。溥仪认真想了想,提出2个请求,可没想到,都被婉言拒绝了。这2个职业,现在都是社会上的热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溥仪的第一个愿望,是想去故宫上班,当一个看护员。高层一听,这怎么可能,不太现实。“皇帝”要重进金銮殿,这可不是小事,影响太大。故宫每天那么多游客,这会成为一个问题。如果允许溥仪去故宫工作,不但是太引人注目,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发现,他的人生安全也没有保障。领导一说,溥仪自己也感到不好意思了,脸都有点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就说第二个愿望吧:当一个医生。这个愿望倒不错,溥仪也确实略懂一点中医药学,但是距离一个医生的标准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医生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职业,都得有极高的专业素养。另外医生救死扶伤,责任重大,一旦不慎出点问题,那就不单是一起医疗事故,还会衍生为政治事件。可想而知,这个愿望也无法实现。

领导们思来想去,安排溥仪到植物研究所上班,这份工作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只需要浇浇花、卖卖票、搞搞卫生就可以了。每天与花草打交道,不仅对溥仪的身心健康有好处,还能间接让他以崭新的状态生活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植物园在香山,当时是中科院下属单位,中科院院长是郭沫若。老先生见溥仪来了,偶尔会开点小玩笑。溥仪每天半天安排劳动、半天安排学习,礼拜天可以休息,每两星期回城一次,可以自由活动。生活困难,可以申请政府补助。

溥仪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劳动者。工作一个月后,领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资,总共60元。这在当时已是很高的工资标准了,足够维持普通的一家人生活。但关键溥仪不是普通人,一生过惯了富贵日子。这点小钱,都不够他买高档点心和糖果的。他花钱大手大脚,又没有经济头脑,居家过日子需要精打细算,但他经常入不入不敷出,成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少见的“月光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为了发挥溥仪的特长,也为了在生活上照顾他,领导又给溥仪又换了新的工作,担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一名文史专员,工资100元,如果发表了文章,还可以拿到额外的稿费。这样,溥仪挣的钱,勉强够两口人生活所需。此时,“皇帝”真正意义上变成了能够自食其力的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溥仪一生扮演了很多角色,从事了很多的工作岗位。经历就是人生的财富,他写出了自传《我的前半生》,从文笔上看,“皇帝”国学底子很厚实,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这也是他能进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工作的一个原因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