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人会问,在这个世界上是否真的有与生俱来的才能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那是极少数情况。但经心理学专家研究,就算是天才,最后所取得的成就最重要的关键也是准备,而非才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0年,心理学家艾克森在柏林一家音乐学院进行了一项研究。在学校教授的帮助下,他们把所有学习小提琴的学生分为了三组,分别是“明日之星”,就是将来有望成为国际小提琴家的;第二组是资质不错的;第三组则是更差一点的,将来最多只能担任音乐老师的。然后,研究人员会去问每一位学生同样的问题:从你开始接触小提琴的时候,到现在,一共练习了多少个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三组学生开始学琴的年纪都差不多在5岁左右,在头几年每个人练习的时间大约在每个星期两、三个小时。到了8岁,差距开始显现了出来,能在班级上名列前茅的都是练习时间比其他孩子要长的。而到了12岁每周要练8个小时,十四岁则是16个小时。等到了20岁,如果还在努力,以成为音乐家为目标,则每周练习要超过30个小时。而这些在“明日之星”组的,20岁已经练习超过了一万个小时。相比之下,当中那组则为八千个小时,“音乐老师”组则不超过四千个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人员又比较了业余钢琴家和职业钢琴家,结果发现实验结果和小提琴是相同的。看到研究成果,艾克森所惊异的是,他们发现根本就没有天生的演奏家,那些练习一点点就能成为演奏好手的,如果练习时间没有比别人多,最后还会是技不如人。如果一个学音乐的学生,想要进入最好的音乐学院,成为音乐家,就要看他付出了多少。能够出类拔萃的,不光是比别人多努力一点,而是比别人多努力好几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至少要练习到某个程度。研究人员相信,专精某个领域必须经过一万个小时的努力。一万个小时是一个神奇的数字,连“神童”莫扎特也不例外。据说莫扎特6岁就会作曲,但从成熟作曲家的标准来看,莫扎特早期的作品也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而莫扎特最具原创精神的最早的一首,则是在他二十一岁那年写的,那时他已经连续创作长达十年了。而评论家也表示,莫扎特确实算得上“大器晚成”的作曲家,写了二十年的曲子之后,终于写出了最伟大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年代表了一万个小时的苦练,一万个小时就是叩开成功大门的钥匙。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将来在某个方面有所成就,那就记住这个“一万个小时”定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