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大手提电话的俗称,但是只流行于手提电话初面世那几年,等到大部分人手里都有一部而且是最新款时,就改称手机了,万梓良主演的同名电影,俗称“砖头手机” ,随着改革开放下海经商热潮,人们的生意沟通交流多了起来,但那时的通讯很不发达,书信,电报还是常用的通讯工具,BP机(传呼机,CALL机)刚刚兴起,但是只能接受知道谁寻呼过来的电话不能直接通电话,当时还是以座机公用电话为主要即时的通讯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87年这个有神奇色彩的通讯工具闪亮登陆中国市场,它就是俗称的:“大哥大”移动电话,“大哥大”手机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还是个稀缺物,当时价格昂贵一般要2万多块钱一部,还有入网费6千多元,通话费每分钟一块多,一部手机办齐下来就得花几万块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可是90年代初的价格,那时候的钱还是很值钱,当时城市的房价才几百块钱一平方,可以想象一部“大哥大”手机是有多么的贵,但在当时特有的环境下,生意人为了业务洽谈方便,依旧会花高价钱买下一部,一是为了方便沟通二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当时普通百姓的认知还没有到开豪车这个层次,即使你出门开辆宝马车,也没有你手提一部“大哥大”手机来的直接更有面子,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私家车离自己生活还很遥远,心中就没这个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时做生意的老板们都梦寐以求地想拥有一部“大哥大”手机,可是一般的小企业公司还没这个实力拥有,只有那些企业规模大的老板才能拥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拆的這部摩托罗拉从結构设计、元件及電路板來看,摩托羅拉的做工即便与今天的主流产品相比也毫不逊色,晶片几乎全部為摩托羅拉制造,它們所承担的功能,在今天可能只需要1、2颗晶片就能解決,而且体积也许更小,而厚度超過3.5mm的高強度塑料外壳彷佛在提醒我們,“大哥大砸核桃”并不只是傳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鍵盘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荧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听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话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天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充電触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底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取下電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打開后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外壳厚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XHW5116 无线電射頻功率放大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摩托罗拉99T18,1M bit可复写存储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双模串行输入频率合成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日本NDK生產的晶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轻合金中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第二层电路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第二层电路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第二層電路板,键盘及荧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電路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键盘触點及LED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揚聲器和荧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扬声器及荧幕和電路板的角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听筒的倾斜角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扬声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扬声器側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扬声器直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扬声器厚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SC99878CFB 芯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摩托罗拉 99T30 芯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摩托罗拉 34C21芯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摩托罗拉 XC380026FB晶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摩托罗拉 SC407444FU晶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前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前盖內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键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话筒模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 - 全部組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作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警匪片中江湖大佬的防身标配,而赢得了大哥大的美称,自从1987年中国首个900MHz模拟移动电话网在广东的开通,大哥大因为价格的昂贵和使用费用的高昂,一度是身份的象征,性格豪放的人,获得多一份尊重,生意谈判也因此变得轻松,性格收敛的人,会将大哥大放在擦得铮亮的老板包中,老板包夹在腋下,适当时拿出来,拉出长长的天线,花上一元一分钟的话费,在人群里喊上一句:“喂!喂!听不清,你再说一遍,”便引来无数惊羡的目光。

那个年代的人们很淳朴,从不隐藏自己对别人的仰慕之情,很多人因为有了大哥大,迅速打开了自己的社交圈,一时间,梳大背头、抹发胶、手持大哥大,成了不少人理想中的富人形象,当年人们一丝一毫也不会料想到,在20多年以后的今天,就连街边拾荒者手里都会有一个小巧玲珑的手机,虽然粗笨的大哥大和它的长天线已定格在了历史的长卷中,但那些妙趣横生的场景,仍值得人们反复品味,因为横空出世的大哥大,曾经把中国人的生活引向一个新境界。

虽然,摩托罗拉大哥大手机早就已经淡出了大家的视野,退出市场,但是在大哥大流行的那个年代,它的受欢迎程度决不低于现在市场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