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是什么日子?

举国皆知,

这是日本侵华的开端,

是民族永远无法抚平的伤痛。

在9.18那天,

一件令人非常不愉快的新闻刷屏了网络。

一名日企的员工,

因为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勿忘国耻”的图片,

被领导警示:“你是准备离职吗?”

因为这样的言论在日企里“舆论导向不好”,

领导要求删除,

员工认为自己的立场并没有错,

提出了离职。

这位中国籍的领导毫不客气地回了两个字:

“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时间,网友愤怒到了极点。

爱自己的国家,

难道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吗?

一句“勿忘国耻”何错之有?

只因为在外企工作,

就可以失掉底线?

忘记历史是一场背叛,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

都不该忘记,

先烈们为了如今这太平之世,

付出过多么惨重的代价。

只凭我们出生在这片土地上,

天生便应懂得感恩。

我们都知道10.1是国庆节,

但你可知道今天,

9.30是什么节日吗?

是国家设立的烈士纪念日。

今天特别想跟大家谈谈一个正在逝去的群体

——老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战扬威,稳定家园半世纪;

百年血耻,震慑对手数十年。

9月27日,有117名军人,

赶在祖国母亲71岁华诞前,

回家为祖国庆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0年前,

一支队伍跨过鸭绿江,

来到抗美援朝的战场上。

在哪里牺牲,

便在哪里草草埋葬,

即便客死他乡,

也是死得其所。

一块后来才立起来的墓碑,

无名无姓,

只知道他是位中国军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祖国启用了两架歼-11,

以最高的礼仪迎接英雄归来。

一位老兵隆重地穿上军装,

声音哽咽地与这些久别重逢的战友,

把话家常:

“老战友,

你说现在的日子多么好哇,

都是咱们打仗、

和你们的牺牲换来的。

现在咱们的国家强大了,

生活越来越好,

可是越好的生活,

我越想你们啊!”

也许只有在曾经一同头破血流的伙伴面前,

老兵才有如此强烈倾诉的意愿,

虽是只言片语,

却让我们感动涕零。

死者已矣,自当不忘,

生者犹在,我们更应爱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抗战,

四川是一个不允许忘记的地方。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

在北川县城,

住着一个颇有名气的读书人王者成,

人称“者大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打响的时候,

者大爷一声不响地买了块大白布,

在正中央写下了一个“死”字,

又在两旁写下了自己的叮嘱。

者大爷将它做成了一面旗子,

准备送给即将出征的儿子。

没有知识的乡亲看到了,都说:

“老子送儿子参军打日本写个‘死’,

这不是让娃娃去送死啊?”

者大爷并没有在意乡亲的说法,

转将旗子寄到了县政府。

旗子一展开,震惊了无数人。

只见上面写道: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

家国兴亡,匹夫有分。

本欲服役,奈过年龄,

幸吾有子,自觉请缨。

赐旗一面,时刻随身,

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者大爷给儿送“死”字旗的故事很快传开,

激励了无数四川男儿踊跃参军。

他们头戴草帽、脚穿草鞋,

弄个绑腿、短衣短袖,

不成个“体统”,

就这样,

累计350万人浩浩汤汤出川了。

他们几乎遍布抗战中所有大型战役,

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

皆居全国之首,

九死一生,九死不悔,

固有着“无川不成军”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国章,如今已是100岁高龄,

他是千千万万川军中的一个幸存者,

在回忆起家人时,

他的眼泪夺眶而出。

“街上的人都给他们挂红,

挂彩送他们出东门。

我二哥摸我的脑壳,

他说,弟弟,

你把爸爸经忧(照顾)好,

我们出川了!”

苏家一门四个兄弟,

三个哥哥都战死沙场,

苏老负了重伤,

不能上阵才活了下来。

苏老后来才得知,

自己负伤的那场战斗中,

二哥也在衡阳附近作战,牺牲了,

要是当时知道二哥战死在了前线,

他一定会打到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族存亡之际,

这些十七八岁的年轻人,

有的稚气未脱,

有的放弃学业,

凭着一句“匹夫有责”就冲上了前线,

他们互相大吼着“不怕”来吓退胆怯,

以血肉之躯抵挡敌人的炮火,

即便是螳臂当车,

即便要以身体筑成城墙,

也在所不惜。

这样的牺牲岂能忘,岂敢忘?

郁达夫说: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

是可悲的,

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的民族,

是无可救药的。”

我们要记得,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曾有一支娃娃兵,

平均年龄还不到15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记得,

一个年仅5岁的英雄小金子,

牺牲前大喊着:

“我不做亡国奴,不吃满洲饭,不喝日本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的长河中,教课书之外,

多的是不为人知的英勇事迹。

我们虽不知他们的故事,

但请相信他们存在过,

为了他们,我们也要好好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看了电影《八佰》了吗?

只解沙场为国死,

何须马革裹尸还。

如果不是电影,

或许我们还不知道,

在繁华的魔都有一个满目疮痍的角落,

叫四行仓库。

1937年8月13日,

淞沪会战爆发,

在会战的最后阶段,

为了掩护数十万大军西撤,

谢晋元带领了四百多名壮士死守四行仓库,

为了稳定士气,恫吓敌人

更称有八百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晋元问战士们: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战士们回答说:

“四行仓库。”

“88师司令部。”

谢晋元:

“不是。

这不是四行仓库,

也不是88师的司令部,

这是我们四百多人的坟墓。”

苏州河畔,

枪弹声响彻了四个昼夜,

电影已让人泣不成声,

现实更为残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千疮百孔的墙壁,

就是历史最好的见证。

如今,硝烟已经散去,

四行仓库变成一座安静破陋的楼房。

少有人问津,

电影播出后,

四行仓库下多了许多鲜花和烟酒,

敬埋葬这里的英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兵张修齐说:

“我们什么都不怕,

就怕你们把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忘记了。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何曾不是一个家庭未来的期望,

他们也上有父母、下有妻儿,

为了国家免于沦亡,

他们将性命献给了时代。

那是一段苦难的岁月,

是一道永远不可能平复的疤痕,

铭记历史,

不要让先烈们心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时候,清明节前夕,

你的学校会组织扫墓吗?

我的家乡是这样的,

在清明节的三天假期前,

学校会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

戴好红领巾,列队整起,

然后升国旗、默哀、大扫除。

那时并不明白图个什么,

直到后来才深刻理解它的意义。

先祭烈士,再祭祖先,

因为先有英雄后有国,

有国才有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下来的战士,

其实是我们的福气,

让我们仍有感恩报答的机会。

关爱老兵,

保护好这些曾经保护过我们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6年的11月,

天安门城楼上。

一位外国记者问朱德元帅:

“您想身后留下什么样的名誉?”

答:“一名合格老兵足矣!”

他们来时,中国大地满目疮痍,

他们走后,山河无恙。

从一无所有,到物阜民丰,

从贫穷落后,到震惊世界,

哪有什么神秘东方力量,

无非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前仆后继、鞠躬尽瘁。

只要脊梁不弯,

就没有扛不起的家国天下。

让我们一起,致敬老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无数牺牲保下的山河,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