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经历过以下几种情况:

  • 明明知道第二天要开会,方案今天必须写出来,可是就是不想写。
  • 知道现在该去洗澡了,一切准备就绪,却拿着手机刷小视频刷了好久。
  • 计划每周最少读一本书,但一个月过去了,新书连包装纸都没拆开。

然后就开始无尽的循环,不断地斥责自己。

  • 你是不想要这份工作了吗?还不赶紧写报告?
  • 都这么晚了,还熬夜,身体还要吗?
  • 人家都在读书,就你在堕落,你天天都在忙什么呢?

越拖越不想做,越拖拖拉拉,不到生死关头不落泪。除了埋怨自己,你有没有想过这背后意味着什么吗?

拖延无非就是潜意识的恐惧心理和对当前任务“不喜欢”的认知。比如拖延上学是因为怕被批评和欺负,拖延洗碗是因为对洗碗这件事产生了“浪费时间”的认知。

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应对拖延呢?

01 如果拖延让你开始自我批判和攻击,请放过自己

01 如果拖延让你开始自我批判和攻击,请放过自己

向内攻击自己,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沮丧,越来越走不出这个拖延的魔障。

你需要明白的一点是,你不是做不到,只是缺乏了正确的方法论。万事万物都有方法,一个方法不对,要懂得及时转弯,而不是待在原地,不断地埋怨自己。

你不是做不到,只是缺乏正确的方法。

在转换情绪后,进入工作前,你还可以进行一个短时间的冥想。这段冥想的时间只属于你自己,形成自己的固定模式,他人不会打扰。

因为冥想会帮助你稳定思绪,使大脑清晰平静,尽快进入心流模式,这样你会更清楚要优先做哪些工作,效率也会高很多。

02 利用工具,转移所有的 to-do list

02 利用工具,转移所有的 to-do list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即使我们不是鸵鸟脑袋,但是大脑总有被七七八八的事情被塞满的一天。被塞满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即将爆发的时刻。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手机电脑上的各种软件,找一个“第二大脑”,把我们脑子里的待办事项全部转移过去。

这里给大家推荐,「pendo笔记」「印象笔记」APP,电脑端和手机端都有。

当待办事项转移出去之后,你的焦虑会减少一大半,让我们的大脑得以暂时的安宁。

pendo 笔记

pendo笔记是一直特别蠢萌的猫咪,与常见的清单、笔记应用不同的是,Pendo 会将我们随手记下来的笔记、待办、日程等内容整合到 Timeline (时间线)里,这种模式更符合普通人的线性思维,方便随时查看进度。需要在什么时间点做什么事情一目了然,自然提高了效率。

完成一个事项,划掉一个,这样的方式对强迫症的你来说是不是很爽~

印象笔记

作为你的第二大脑,印象笔记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工作、学习与生活。支持无缝多端同步,快速保存微信、微博、网页等内容,一站式完成信息的收集备份、高效地工作。

而且它的app里内置了很多模板,我们无需自己设计排版,直接可以使用。

03 利用“二八原则”将自己的工作进行分类

03 利用“二八原则”将自己的工作进行分类

有时候我们会被突然向我们砸来的工作报告、群消息、公司邮件弄得触不及防,千头万绪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就像手中拿了一只刺猬一样。

这时候「二八原则」就必须要有姓名了,那么我们如何将这个原则用于我们的日常工作当中呢?

方法就是每天用80%的时间处理「重要的事情」,20%的时间处理「日常琐事」。

「重要的事情」包括你的项目性工作、方案撰写等,「日常琐事」就是回复微信、邮件等。这个日常琐事也可以安排在固定的时间点去处理,这样既确保完成重要事务,又能及时处理琐碎事务。

这样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当中不至于被各种零碎的小事打断我们做项目性事宜的整体性,在固定的时间处理那些零碎的事情,例如回邮件等,也可以当作我们的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

04 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要有掌控度

04 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要有掌控度

上图是一个之前很火的工作分区电脑壁纸,看着有点夸张,但对于事情纷繁复杂的人来说,这样的处理方式更加直观,也很便捷。

因为,我们时刻需要抽离出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现在在做目前很重要的事情吗?如果不是的话,我们需要及时调整工作计划,不能打乱节奏。

事情要有「轻重缓急」,有缓有急,是放弃西瓜捡芝麻,还是丢了芝麻捡西瓜呢?在两者之间我们需要掂量一下分量。

对于重要的事又非常急,一定要早办。有些事情不重要不紧急,优先级就可以排在最后。

人最怕的是失去掌控感,当一切失控的时候,我们也许就是濒临崩溃的时候。

05 “单核”工作法

05 “单核”工作法

瑞典IT、个人生产力咨询师Staffan Nteberg提出的一个时间管理方法,通过一次专注于一项工作,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

因为你要明白已经开始的工作任务会无条件地占据我们每天的所思所想,直到完成或被删除。

所以我们应该要聪明地选择优先级策略,选出现在最最重要的事情来做。因为会不断有各种事情出现在我们脑海中,值得做的事数不清。

多任务的切换会拖慢我们大脑的速度,还会耗尽我们的能量。

也就是说,我们一次只做一件事,集中全部精力去做当下的事。手机静音,电脑微信关掉。有人请你帮忙跟TA说稍后,这是大脑最有效率的工作方式。

结语

结语

人之所以拖延,其实内心还是有一定的畏难情绪。

就好比我们在做我们能力范围控制内的工作时,我们就会又快又好地完成。但是,一旦遇到很棘手的问题,我们就想往后退,也是人的本能反应,趋利避害。

我们在遇到这些问题是总是想着「分解任务」,看似清晰,但是难易程度并没有降低。

时间管理专家邹小强建议我们,其实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是「化解任务」。也就是说,我们更应该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包括网络工具、前辈同事等来帮助自己降低工作的难易,更快地上手,更快地适应职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