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对于我国大体量的美元计价国债早有耳闻。

本周的最新消息,针对于60亿美元的国债,我国财务部筛选了十多家银行来进行发行承销,其中包括了4家国有投行,以及9家外国投资银行。

不少人可能会感到困惑不解,毕竟汇丰如此大的银行,在资金流转上自然不成什么问题——不过显然,这一次的除名也不属于对于银行"资本是否充裕"的考量。

在新的名单里,于华发行美元主权债券的汇丰银行被花旗银行代替,成为唯一一家,在角逐里最终失败,掉出榜单的老牌银行。

这也是自中国财务部2017年重启发行美元计价国债以来,汇丰首次被信用名单排除在外。

对此,在大谈一堆车轱辘话之后,面对外界追问,汇丰银行的发言人拒绝了进一步置评。

站错队?中美僵局让汇丰陷入信任难题

就在过去的一年,随着中美关系的僵局升级,汇丰银行受联邦政府委托,参与调查华为技术公司的相关财务行为,最终,汇丰选择站在了美国的立场,该行的这一行动最终使得其在中国市场举步维艰。

在此事件之后,该行在中国的贸易变得日渐被动,最终形成了如今前所未有的尴尬处境。此前,有媒体称,汇丰似乎被列入了我国草拟的"不可靠实体"名单。

汇丰银行是欧洲最大的银行,在中国大陆和香港的营业规模十分广泛。在这一场角逐中,汇丰此举类似于"主动弃权",正输给老对手"渣打银行"。

不少投资者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悲之处",可以说,汇丰银行当下的困境是经营者自行选择的。

今年前6个月,汇丰银行净利润降低了69%,缘故是疫情导致的营业额下滑,并且在未来,这样的情况还将伴随着病毒继续泛滥以及中美博弈的进行愈发严重。

目前,该银行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今年已经下跌了50%以上,不少投资者认为,汇丰银行已经濒临危机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