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得知大顺军彻底败亡的消息,悲痛万分。他的理想,他的抱负,一切的一切,全都化为了泡影。
一连数日,李自成都闷闷不乐,智化禅师看出了李自成的心事,邀他到寺外去散散心。两人并肩而行,来到后山,穿行在大山丛林中,一直走到灵泉宝塔下。
灵泉宝塔在寺院最高处的密林中,为七层重檐塔式建筑,高达47米,登上宝塔,可以居高望远,似天下万物,尽收目中。
智化禅师说道:“你看这宝塔,高耸入云,观尽天下事。人常说,登高才能望远,我们凡事都得往远处看。”
“大顺最后一军全没,着实令我痛心不已!”李自成满脸忧郁。
“茅麓山之战,英勇悲壮,令人敬仰。如我军都能像茅麓山那样,清虏又岂敢亡我中华!”智化禅师说道:“人说福兮祸所倚,清虏如能从茅麓山之战中吸取教训,知我中华不可欺,从此改弦易辙,迎来太平盛世,让百姓过上平安的日子,岂不也是好事吗?奉天,你以为呢?”
李自成叹口气道:“但愿如此!”
智化禅师又进一步开导李自成,道:“望你抛却一切杂念,不念凡间事,一心在佛门!你既然已经入了佛门,如何不懂百姓之苦?妄动刀兵,得到的是个人的权力,而造下的却是无边的杀孽!满人虽一时得势,然朝代更迭,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李自成纠结的心似宽松一些,应道:“贫僧谨记。”
几年后,李自成在夹山寺看到吴三桂发布的讨清檄文的,他在大笑三声之后,却又痛哭起来,此刻的心情异常复杂。若论个人恩怨,他与吴三桂可以说是有不共戴天之仇。当他率领大顺军打进北京后,就是吴三桂——这个清军的走狗,竟然引清兵入关,使他不得不退出北京,吴三桂还一路追踪,欲置他死地而后快,从陕西一直把他追到湖北的九宫山,幸亏他使了个金蝉脱壳之计,才得以脱身,到如今隐藏在这夹山寺里,空有一身抱负,而无力去实现,隐匿了近三十年。更难以容忍的是,由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使清军占领了我中华大片土地,杀害了我中华数以千万儿女,吴三桂罪不可恕!可是,“联明抗清”,又一直是他李自成所追求、所期望的,如今,吴三桂起兵反清,我又该持何种态度呢?如果吴三桂是要驱逐满清鞑子,还我中华,倒也无可厚非;而如果他只是为了自己称王,为了自己做皇帝,又把广大的人民群众拖入战争的血腥之中,那更是罪不容诛!
但不管怎么说,如今战祸又起,又不知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战争,灭绝人寰的血腥屠杀,何时能了啊!
李自成想到这里,心都碎了。他紧闭着双目,打坐在蒲团上。一连三天,他都坐在那里,不吃不喝。
第四天,李自成走近智化禅师的禅房,跪在地上说道:“师傅,弟子今日终于彻底明白了!”
晚上,明月高悬,给山山岭岭洒下一片银光。李自成捧起了由李过送回来的那颗金印。这是权力的象征,也是调动千军万马的令符。捧在手里,重如千斤。遥想当年,他凭这颗金印,曾经号令千军,席卷神州大地,真是要风有风,要雨有雨。这颗金印一直陪伴着他,从未离身。可如今呢?同样是这颗金印,同样是陪伴着自己,同样是捧在自己手里,可与当年的感觉,却又有天壤之别。只觉得轻飘飘的,也没有几斤几两!
李自成手捧金印,出了禅房,走出小侧门。明月当头,照着李自成那孤独的身影,他一步步前行,走过洗墨池,来到那个雕梁画栋的小亭子里,那里有一口井,幽深莫测。李自成捧着金印,站立在井旁,不禁热血奔涌,为了这颗金印,多少英杰成了忠魂,刘宗敏、宋献策、牛金星、高一功……一个个英雄虎将,皆成了荒冢一堆草。而他自己呢?一代帝王,却落得跟几个和尚诵经超度,真是伴着尊贵身份而来,带着四大皆空而去,唯有于苍松相伴,与溪泉共流,天地齐喑,草木惹泪。去矣!一切皆去矣!有心杀敌,却无力回天,李自成的心在流泪。想开了,想通了,天下本也不是哪一个人的,如今大清政权已定,百姓安居乐业,但愿人间免杀戮,但愿从此享太平,李自成甘愿做个苦行僧,这金印留着也没用,就让它化成泥吧!
李自成举起金印,高呼一声:“苍天有眼,明月为证,我李自成永脱凡尘!”说着,举起金印,抛入井中,就见井里腾地升起一道亮光,把亭台楼廓照得通亮,随着,井水咆哮翻腾,飞出井外,溅了李自成一身,惊得林中的睡鸟也吱吱叫着扑腾腾乱飞。
过了好一阵,一切又恢复了平静,与往日别无二至。
李自成沉印的那口井,后来便叫做“玉玺井”,为夹山寺之一景。
为了避开清廷的探子,李自成相约在天门山寺的野拂和尚,两人离了寺院,天南地北,云游四方,不知所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