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葡萄酒瓶底会有凹槽,有人说,根据这凹槽的深浅就可以鉴别这瓶酒的品质。本文我们便来聊聊这个办法是否可行。
两周前的一个周末,有位朋友邀请我们去他家吃饭,一来大家好久未见,想聚一聚;二来,他国庆期间去欧洲玩了一圈,给大家带了礼物,并且从欧洲带回来一些葡萄酒,想分享给朋友们。
我们应邀来到他家,进门便闻到了从厨房飘出来的饭菜的香味,他们一家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可口的饭菜。我们在餐厅落座,他指了指餐桌后面的酒柜说:“第二层上的那几瓶酒都是这次去欧洲带回来的,有西班牙的、法国的、意大利的,喝哪瓶你们自己挑。”这时,好几个人说不是很懂葡萄酒,只有张姐说她知道。只见她起身拿起一瓶酒,不看酒瓶上的说明,不去了解它的成分和产地等信息,而是直接把酒瓶斜握着,另一只手在检查瓶底的凹槽究竟有多深。她一边挨个测着,一边给我们说:“要知道葡萄酒好与坏,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瓶底的凹槽,凹槽越深,说明这瓶酒的品质越好。”
张姐这种鉴别办法是否科学呢?
我们先从葡萄酒瓶说起。在很多年前,存放葡萄酒的酒瓶都是由人工吹制好,然后再进行烧制而成的。由于人工吹制时,制作工人很难将瓶底弄的光滑平整,再加上烧制定型后,瓶子底部通常会往出凸,这样就很难保证装了葡萄酒的酒瓶能平稳地摆放。经过多次的研究和反复的试验,有人发现:如果将酒瓶底部做成凹槽状,这样就能使酒瓶与摆放台面的接触面积变小,这样就能减小酒瓶放好后倾倒的可能性。
于是,葡萄酒酒瓶下方便有了凹槽,在业界还为其起名为“碹底”。当然,除了平稳放置这个原因外,此凹槽还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存放酒。
喝过葡萄酒的人都知道,葡萄酒是用新鲜葡萄发酵过滤后的汁液。但是,早期酿造葡萄酒的工艺比较落后,人们除了将发酵好的葡萄酒放置沉淀外,还会选用一种木编的滤网过滤酒渣。然而,当时的工具太过于简陋,尽管过滤了几遍的葡萄酒在静置一段时间,瓶底仍然会有沉淀物,以及色素、酒石酸等成分形成的一些结晶体。在有凹槽的酒瓶问世后,一些人发现,此凹槽不仅能使酒瓶稳稳当当地立起来,还能在酒瓶内的凹槽与瓶壁间的窄缝中将酒体中的沉淀物积压在里边。后来,人们发现,凹槽越深,这些沉淀物在这条窄缝中,倒酒时,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将其一直留在瓶底,确保人们喝到比较清澈的酒。
当然,葡萄酒酿好后,也是需要进行陈化的。据一些资料表明:由于每种葡萄酒需要陈化的时间不同,因此,法国人则率先按酒瓶底部的凹槽深浅不同,将酒瓶分为平底瓶、中深瓶和高深瓶三种。
平底瓶也称为“矮瓶”,通常装的是地区的佐餐酒,酒的品质一般;中深瓶通常是封装AOC级别(法定产区葡萄酒,级别简称AOC,是法国葡萄酒最高级别)的酒,存放大约3-7年酒龄的酒;高深瓶也称为“高瓶”,用来封装AOC级别的年份达5-10年,或者更久的高等级葡萄酒。而高深瓶的凹槽除了用来沉淀酒体中的酒渣和一些结晶体外,有些酒还需要隔时间去转动酒瓶,促使酒继续发酵。而凹槽正好能插到滚动轴上,便于工人滚动。
由此看来,之前人们利用凹槽来判断瓶中酒的品质,是有一些科学道理了。
但是,这是在那个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的时候。如今,科技快速发展,机械吹制酒瓶早已取缔了人工吹制,而且瓶底也比以前更为光滑平整,即使做成瓶底也不用担心它摆放不稳的问题了。再加之,平底的酒瓶比带凹槽的酒瓶制造成本要低,很多葡萄酒生产商为了节约成本,也会相应地选择平底瓶。至于存放沉淀物的这一功能,几乎也不是很需要了。在现代先进的过滤技术和低温结晶的技术出现后,葡萄酒的杂质过滤得到了大幅度地改善。因此,使得凹槽瓶不再是葡萄酒的必选封装瓶。
可见,现代人们还用凹槽来鉴定葡萄酒的品质,显然已经不是很科学。
如今,也有些品牌的葡萄酒会选用带凹槽的酒瓶,但它的凹槽是为了帮助人们更稳的拿酒、倒酒;除此外,有些人喜欢喝冰镇过的葡萄酒,有凹槽的葡萄酒瓶由于表面积相对更大,酒体更容易冷却;而且在运输途中,瓶底的凹槽能作为葡萄酒堆放的支撑点,可以有效地防止酒瓶破裂。
综上所述,葡萄酒瓶的凹槽在以前可以当做鉴别酒体品质的方法;但在当今,这一办法已经不适用了。所以,要鉴别葡萄酒的品质,还得参照其他标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