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富了吗?

伐柴商心事:Fachai_story

作者:大帅去伐柴

很多人都忘了,2020年,是消除绝对贫困的一年。

但消灭了绝对贫困,中国人富了吗?

在搞清楚这个问题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绝对贫困?

在我们国家,绝对贫困是有定量和定性描述的。定量,是指到2020年,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而定性,就是要做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和住房安全有保障[1]。可以看到,绝对贫困人群的月收入不超过333元,基本的温饱还有问题。

截至2019年底,全国绝对贫困人口为551万[2],占全国总人口的0.4%。

显然,脱离了温饱不叫富。那什么叫做富呢?

2019年6月,招行和贝恩咨询每两年发布一期的《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中指出,2018年中国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以上的高净值人群约有197万,共持有可投资资产61万亿。这是全国13.95亿人口的0.14%,占全国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190万的近三成,妥妥的巨富。

再往下,2019年,招行对月日均总资产在5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即金葵花客户进行了统计,共有266.77万。金葵花客户的户均资产达到了229.83万,而这部分客户仅占整个招行客户数的1.84%。以此作为银行客户的平均水平,每个客户资产230万,即可进入前2%,这叫大富应该没什么争议。

金字塔尖显然不是我们探寻的普世意义上的富,下层根基的普遍收入才更有意义。

长期以来,收入的衡量标准就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它包括了工资、房租、股票、理财等等所有税后收入。改革开放以来,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稳步上升,到了2019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了30733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意,可支配收入是以家庭为单位计入的,按一个标准的3口之家,夫妻二人工作养育一个没有收入的孩子,那么两人的平均可支配收入就是46100元。是贫困线的11倍还多,看起来还不错。

但我们知道,一遇到平均,就有问题。毕竟我和马云的财富一平均,是2000亿。很多人就是这样被平均的,很多问题也是这样被掩盖的。

于是,统计上,更能反映真实情况的是中位数,即把所有样本由大到小排序,取出中间位置的数值。这样统计,2019年国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6523元。按此计算,3口之家中夫妻两人的平均可支配收入为39784元。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6.3%。

再看国家统计局的全国居民五等份可支配收入分组数据,2019年,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6401元,中间偏高收入组为39230元,中间收入组为25035元,中间偏下收入组为15777元,低收入组为7380元。

由于五等分的数据相对集中,能够避免被两头平均的尴尬,所以中间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中位数基本一致。那么一个全国中等水平的三口之家,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553-39784元。也就是说,月收入超过3315元,就能超过50%的国人。

高收入组是前20%的头部人群,仍按3口家庭中夫妻工作计算,平均可支配收入为114602元,对应的月收入为9550元。与普通认知不同,月薪过万,就超过了80%的国人。

今年5月28日,总理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仅1000元”,一下惊掉了大家的下巴。数据怎么来的呢?6月15日,国家统计局给出了官方解答:低收入组和中间偏下收入组共40%家庭户对应的人口为6.1亿人,年人均收入为11485元,月人均收入近1000元。根据五等分分组数据的低40%收入组数据,这里的月人均收入1000元应该仍是可支配收入。值得注意的是,40%的人口应该是5.6亿人,说明40%的低收入家庭人口偏多,而收入偏低。

另外,根据智联招聘《2020秋季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20届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起薪为5290元/月。这数据显然让今年史上毕业人数最多的874万大学生伤透了心。

5000元的起薪仿佛不像是大学生,但总体上看,的的确确已经超过了大多数国人。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偶然注意到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通过抽样调查,帕累托发现: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 社会财富 。这就是著名的二八定律。

如果按二八定律划线,那么月收入1万元,就可以称作富。显然,全国的平均水平离此尚早,还称不上整体致富。但为什么我们总会有一种错觉?感觉人人都是“人在美国,刚下飞机”,每个人都在双11疯狂血拼,不断剁手。

40年的变迁如同一把梳子,把中国社会划出了一个个阶层。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五等分分组可以看到,高收入组是低收入组的10倍还多。此外,城乡、东西部差异巨大。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6倍;上海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甘肃省的3.6倍。

我们往往认为只有位高权重者会生活在“何不食肉糜”的信息茧房里。但互联网和算法的普及、信息的流通,并没有弥合这种裂痕,反而让更多人失去了了解真相的能力。

在国人的贫困程度上,更是如此。如果不是“6亿人收入不足1000”出自总理之口,恐怕很多人还不相信我们生活的是同一片天空。

声浪与财富成正比,穷人没有话语权。不管是在媒体、影视、网络上,发声的主体,始终在在城镇、在中东部、一二线城市、在五环里,在那些收入倍于平均值的人群中。而那些可以管中窥豹的少量信息,在算法统治的今天,也会被逐渐过滤。我们接收到的,只是被投喂的信息。

算法会把我们束缚在小小的信息域里,越来越闭塞,离真实的世界越来越远。在数据和信息高速流通的现代,这也是一种贫困。

参考文献:

[1] 朱开云,2020年贫困户脱贫收入要达4000元,北京青年报,2019年3月8日。

[2] 国家统计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