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青委会 携手“若初”从2020.5.4起推出一档全年共54期的乳腺癌“青云科普”原创专栏。来自上海市22家医院的54位乳腺癌青年专家将从筛查、影像、活检、病理、手术、整复、化疗、靶向治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复查、中医治疗、生育、心理、饮食、基因检测、康复等全方位解析乳腺癌。干货满满,敬请期待!让我们伴您,防治“红颜杀手”,远离癌症病痛,拥抱健康生活。

本文概要

1、乳腺癌术后为什么会出现上肢运动障碍和肢体水肿?

2、为什么要进行功能锻炼?

3、不能等伤口愈合后,再进行功能锻炼吗?

4、为什么活动范围需循序渐进?

5、功能锻炼应该怎么做?

乳腺癌是女性患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大部分乳腺癌患者接受的外科手术为伴有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手术,对患者的上肢运动影响较大,同时,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肢水肿

对于不同乳腺癌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如下:

  • 接受过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患者中,为 16%~40%
  • 没有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只行前哨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中,为 3.5%~10%

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发展将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心理状态带来较大的影响。但是,在术后,可以通过相关措施有效地预防这些并发症

Q1:乳腺癌术后为什么会出现上肢运动障碍和肢体水肿?

在手术后,一方面,由于患侧上肢活动受到限制,导致肩膀与肘关节缺乏运动。另一方面,由于手术区域的疤痕粘连以及患者的疼痛不适,也会限制患者的肢体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乳腺癌术后28年患者,未进行功能锻炼,产生重度上肢水肿,手不能上举,肩关节不能正常后伸。

______

乳腺癌术后发生上肢肿胀的主要原因在于:上肢的淋巴液需经由腋窝淋巴结回流,然而,在乳腺癌手术中,为了清除进入到腋窝中的肿瘤细胞,需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这将导致淋巴液回流不畅,日积月累则会引发上肢水肿。

Q2:为什么要进行功能锻炼?

乳腺癌术后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主要是为了:

  • 促进淋巴液的回流,避免发生上肢活动功能障碍;
  • 增加患者疾病恢复的信心,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Q3:不能等伤口愈合后再进行锻炼吗?

乳腺癌术后伤口完全愈合至少需要 1-2周 。如果发生伤口感染等意外情况,愈合时间将会相应延长。若这时再进行功能锻炼,疤痕已经和周围组织粘连,你会发现已经抬不起手臂或不能和以前抬到同样的程度。

Q4:为什么活动范围是逐步增加,不能一口气做完,这样会不会恢复的快一点?

手术后的伤口比较大,范围也比较广,如果一口气做完,反而可能引起不良后果。需知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往往得到的结果与实际相反。

Q5:功能锻炼难不难?要怎么做?

目前,我院的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分为3期。

第一期:术后24小时内,由护士发功能锻炼球,做松拳、握拳、旋转手腕的活动。术后2天内,做屈伸肘关节的活动,每日3次,每次15分钟。

同时,鼓励患者用患肢刷牙、洗脸、吃饭等,但不能拧毛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期:术后第3天起,做肩关节小范围的运动:

1. 手臂向前摆动不超过30°,约向前摆动10cm;

2. 向后摆动不超过15°,约5cm。

第4-6天,可做患肢摸同侧耳朵,并逐渐过渡到头顶及对侧耳朵,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直至肩关节活动至90°。

在第一、二期内,患者仍在住院期间,护士会根据引流管的颜色、量、疼痛等,决定是否需要延缓功能锻炼。

从第三期起,患者一般在家里进行。同样,如果发现引流管颜色变深、量增多、疼痛加剧,可以结合我院的“云沟通”服务,在线为患者答疑解惑。

第三期:第7天起,手指爬墙运动,直至患者可以梳头。上肢牵引器等小区的健身器材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切记,勿用力过猛。

待引流管拔除后1至2天,伤口无积液,可进行外展等功能锻炼。由外展45°循序渐进至摸对侧耳朵。

小结:坚持锻炼,幸福生活

尽管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医疗水平也在不断发展。乳腺癌康复的标志不仅仅在于医生手术的成功,更多的是在于患者本身能逐步、有效、坚持地进行功能锻炼。

通过积极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相信会给每一位患者带来幸福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