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醒世恒言·卷十三》中有句经典名言:“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后人常用这句话来比喻一路兜兜转转,机会却悄然降临。的确,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努力极为重要,但是机会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善于抓住机遇,会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日本的山本五十六。他就因善于抓住机遇,在一次盛宴中,替裕仁吃了带血的牛排,从此平步青云,但是丘吉尔对此人的行为却嗤之以鼻,扬言:当心此人!果然,在二十年后发生的各种事件中,无一印证了丘吉尔当时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丘吉尔画像

01

裕仁日本第124代天皇,生于1901年。他是日本明治天皇的孙子,但裕仁受近亲结婚的影响,从小便体弱多病,不仅如此,还患有先天性近视,右手的手指活动缓慢,然而明治天皇对他极为宠爱。

裕仁从出生开始,便被定为皇储,所以皇室对于他的教育十分重视与严格。儿时本该是天真烂漫的时期,但对于裕仁而言,从小便有意识地被培养成尚武的性格。在他出生两个月后,就被寄养至海军中将川村纯义的家中长达四年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裕仁天皇旧照

裕仁在六岁时便进入日本皇家学院进行学习,当时皇家学院的校长是日俄战争中的乃木希典大将,颇有威望。由于裕仁从小便接受在军国思想教育,饱受军国思想的洗礼,一系列的童年教育导致他的崇武信念越发根深蒂固。

02

明治天皇于1912年驾崩后,由裕仁的父亲嘉仁亲王继位。但天有不测风云,他父亲在继位几年后,由于体弱多病,治理国家的重担便落到了裕仁的身上。在1921年,当时刚满20岁的裕仁便开启了以访问英国为目的的欧洲之旅,此行长达一年。在裕仁抵达英国的当日,英王乔治五世曾亲自驱车前往伦敦火车站,去迎接日本这位皇太子裕仁。当时裕仁身边带着一位重要的人,此人名叫山本五十六,是一位海外留学归来的海军军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本五十六旧照

在接到裕仁后,英国王室为了为裕仁接风洗尘,便以最高的礼仪招待了裕仁,并且为其摆下一桌盛宴以款待,尽地主之谊。当时,与裕仁同桌用餐的还有当时任英国海军的大臣丘吉尔。

在西方的这场盛宴中,桌上的菜肴必不可少的便有红酒以及牛排。由于日本与英国距离遥远,裕仁舟车劳顿,早已饥肠辘辘,疲惫不堪,看着脆嫩酥香的牛排已然食欲大增,于是裕仁便拿起刀划过牛排,然而牛排中的“血水”瞬间流出,令饥肠辘辘的裕仁没了食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分熟的牛排

03

由于裕仁从未吃过三分熟的牛排,加之东西方餐饮口味大有区别,所以一切并非英国皇室故意而为。但裕仁出于礼仪,怕英国皇室多心,便皱着眉头品尝了一口。这一切几乎都被坐在末席的山本五十六尽收眼底,见到裕仁如坐针毡,心里难熬,便即刻将自己盘中的牛排狼吞虎咽地吃下,之后便拿着自己空盘走向裕仁,并对此表示自己嗜爱吃牛排,希望裕仁能够将自己碗中的牛排赏赐他。对此,裕仁喜出望外,便将自己碗中的牛排全部赏赐给山本。

山本的这一细节被丘吉尔看在眼中,不禁皱眉。盛宴后,丘吉尔在与当时英国的首相劳合·乔治多次谈话中,均提到这位察言观色的山本,称要当心此人,并预言这位山本日后必将成为英国的心腹大患。为何丘吉尔会有此预言呢?在丘吉尔看来,虽然山本的官职很小,但裕仁能够让他一起陪同出行,由此可见山本颇受裕仁的重用。特别是在那场盛宴中,山本虽然与裕仁相隔甚远,却能捕捉到裕仁的每个表情与状态,并且凭借自己过人的胆识为裕仁分忧,如此说来,山本城府极深,深谙尔虞我诈。不久之后,必定会得到裕仁的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本五十六剧照

果然,裕仁在回到日本后,便将山本封为大校,1933年又被调任至日本第一航空舰队司令长官。丘吉尔的预言无不应验,虽然山本五十六只是那次替裕仁吃牛排,但是却换来回国后的步步高升。

结语

苏轼在著作《代侯公说项羽辞》中写道:“臣闻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告诫人们眼前不可白白流失的是时间,遇上不可错失的是机会。所以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要善于抓住每一次机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参考资料:

《醒世恒言·卷十三》

《代侯公说项羽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