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i 朋友们,今天为大家推荐来自知乎“孺子牛”的一篇高质量好文《宗教为什么可以让人坚信?》。首先让我们看看文章内容:

人是具有信仰需求的生物,这种需求只有宗教或者科学信仰能够满足。奇怪的是,就算已经被揭露其欺骗性的宗教仍有人坚信,这是为什么呢?奥秘在于引导者要求尚未接受该教的人先建立哪怕是自己还不能接受的信念,即“不先信就不能理解,而不理解就是瞎怀疑”。而科学信仰之所以让人坚信,是因为“它的科学性可以征服人,它的美好性可以打动人“

知道了这些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吗?当然有啦!!!

人类从古猿人进化到今天,一直未能摆脱的一个问题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从哪里去?活着有什么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人类还是未能解答这个疑惑。甚至由于科学的发展,信仰宗教的空间越来越狭小,人们开始出现信仰危机。心灵如同一座孤岛,随时在莽莽荒原里漂泊,找不到精神家园。就像孩子找不到母亲的怀抱,恋人找不到另一半的身影。

因此,我们需要心灵的港湾,动荡不安的心需要安放的地方,需要找到生存的意义。作者说,科学信仰能够慰藉人的心灵,它的科学性可以征服人,它的美好性可以打动人,比如共产主义信仰即是科学信仰。那么,建立了科学信仰的人是否真正获得了幸福?

马克思是一位建立了共产主义信仰的战士,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贫病交加中度过,在伦敦,马克思一家经常出入当铺,至无物可当,是常事。肉商、面包商、茶叶商、油商、牛奶商、蔬菜商、服装商、房东、学校和鞋匠,甚至报贩,都来要欠款,弄到“一部分无赖债主”发起“总攻击”,法院也派人评估和查封家产,使得马克思穷于应付。但是,燕妮说:“即使在情况最恶劣的时候,他也从来没有对未来失去信心,而总是保持着极好的兴致,当他看到我很愉快而可爱的孩子们向母亲撒娇的时候,他就心满意足了。”

但也就是这位“贫困”的马克思,成为了“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没有之一。他一生颠簸流离,高贵的燕妮不离不弃,陪伴左右。他收获了世界上最真挚的友谊:恩格斯给他写信:只有和你在一起的时间里,我才感到自己是个真正的人。另外,他开创了迄今为止最壮丽的事业:共产主义事业。无数人循着他开辟的这条道路,寻找自己心里的光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而且一直保持着平稳增长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国人的收入也在不断上涨,由70年代的40-50元工资收入,到现在的4-5000元收入,有的人月工资收入达到万元以上,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但令人奇怪的是,随着大家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却有不少人感觉得生活的压力越来越重,并且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了。不少人感到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信仰。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科学信仰成为人们迫在眉睫的事情。因此,可以说,《宗教为什么可以让人坚信》这样的文章非常宝贵,因为它开始尝试解决人生存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的困惑。点击原文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