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市场和印度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商品的依赖将是持续的。印媒前不久报道,经济学家和贸易商指出,“印度可能在短期内无法找到能够提供如此大量产品的国家”。不出所料,事情果然又有了最新进展。

根据媒体最新报道,印度对中国的进口激增,尽管印度联邦努力使印度“自力更生”,外界也普遍认为此举旨在减少印度对中国制造的依赖。但事实是,自5月份印度提出“自立更生”运动以来的几个月里,印度来自中国的进口额实际上却在增加。据印度联邦最新数据,中国不仅仍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和进口来源国,在截至9月份的6个月里,中国在印度进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已从上一财年的13.7%升至18.3%。

据报道,印度贸易商和制造商较难摆脱对中国商品的依赖,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缺乏高质量的当地制造的替代品。比如,森泰金属(Sentai Metals)等公司从中国进口锁、链条和扣子等配件,用于生产高端奢侈品包,最终出口到欧洲。该企业负责人塔达尼(Thadani)说,“印度的配件质量无法与中国的配件相媲美。如果配件看起来破旧不堪,整个包包的外观就会被毁掉。”他说,“如果包上的金属商标被刮掉了,你会想用吗?”

再比如,FabrinoxPotnis公司主要制造和出口脚踏式洗手台,其负责人波特尼斯(SaurehPotnis)发现自己也陷入了类似的困境。自4月份以来,他一直在寻找印度国产阀门,但没有一个能与中国制造的阀门质量相提并论。这些最新进展,进一步印证了,印度市场和消费者离不开中国制造的商品。同时,由于中国制造业规模居全球首位,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因此,印度市场和消费者几乎难以在全球范围内找到其他替代品。

《印度斯坦时报》稍早前援引调查报告显示,接受调查的8973名印度消费者中,有83%的印度消费者表示,中国产品的价格和质量的双重优势,无可替代。有印度消费者称,“我们无法忍受没有中国制造的日子”。而《印度教徒报》也曾报道称,在印度教的重大节日(“点灯节”)期间,市场上销售的诸如灯具、熏香、烟花、神像等相关产品,也几乎都是产自中国。

对此,英国《金融时报》亚洲版主编皮林认为,印度在制造业方面没有良好的声誉。就连印度人自己也看不起本国产品,印度制造所谓的“拼凑式创新”是物资稀缺的产物—印度人把零件用胶带、颜料和祈祷拼凑在一起,印度制造名字取得响亮,但却像是“海市蜃楼”。”不仅于此,印度在制造业领域和基础设施领域还表现出其他更加急功近利,不切实际的现象。

例如,印媒两周前称,维珍集团(Virgin Group)首席执行官表示,希望在印度的超级高铁项目在十年内完成。相信印度有着庞大的超级高铁市场。超级高铁的运输速度和飞机一样快,高达每小时1000公里,载客量大。我们正在研究的孟买-普纳项目,计划每年运载1.5亿人。然而,印度这一超级高铁计划却引来了许多印度网友的质疑。纷纷表示,这个计划太荒谬了。

一方面是,在印度,单单是征地就需要三代人的时间。超级高铁再过100年后会来到印度的。另一方面,目前在印度,普能高铁和铁路依然没能实现质量和技术的突破。在高铁方面,自去年2月印度国产最快列车“致敬印度”首次运行后,就事故频发。比如,列车从瓦拉纳西返回新德里途中,曾出现驾驶室挡风玻璃和多节车厢的窗玻璃遭碎石击打受损。值得注意的是,“致敬印度”号并不能够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高铁,因为它的最高试验时速是180公里,而实际最高运营时速160公里,因此被称为“半高铁”。

同时,印度的普通火车目前依然无法保证安全性。例如,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印度奥利萨邦一列特快火车在数周前的一次运行中,进站后突然失去动力,在没有使用防滑刹车系统的状态下倒退约10公里。车上近千名乘客饱受惊吓,所幸没有人受伤。印度铁路公司坦承,是人为疏失导致火车失控倒退约10公里。

曾有印度人调侃,印度需要先解决了火车的安全问题,再考虑更高层面的高铁吧,而超级高铁几乎是水中望月。无独有偶,另一位印度网友表示,曾经有一次要搭乘的航班出了问题,我不得不坐烧煤的火车从孟买去德里。旅途花了三天半的时间。到达的时候,我已经满身煤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