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到2013年2月,是大同城发生翻遍腹地变化的重要时间节点,也是无数大同人难以忘记的一段时间。一个人如何改变一个城市?走过的路、磨破的鞋,都是记忆;但留下来的,都是财富。我们汇总这个时间段内,耿彦波曾努力做过的事,对城市、对民生、对未来发展的影响,尽在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同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遗存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而大同古城无疑是这些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大同古城复兴之前,却是完全不同的模样,众多文物古迹被各种丑陋的建筑所掩藏,观赏性欠佳,难以形成游览体系。居民区诸多低矮平房和肮脏的街道,配合糟糕的空气质量,很多人就生活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

从2008年开始,耿彦波将棚户区改造与文物保护合二为一,采用这一种全新的模式来复兴大同古城,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经过多年的努力,才形成如今美丽壮观的大同古城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领导总结说,“古城是大同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大同文化的根和灵魂。”

确实,古城依旧是大同人最牵挂的工程,也是大同人最喜欢、大同城内最具有代表性的景区工程。无论是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等历史文化景区,还是下寺坡街、鼓楼西街、鼓楼东街、县楼北街、永泰门广场等历史文化和休闲街区,都是游人聚集的地方。即将对外开放的代王府、府衙、谐趣园、水街等景区,也是市民所关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耿彦波来大同之前,御东新区只是一个概念,是他让御东新区成为了现实。作为“一轴双城”方案中的新城区,从2019年开始,御东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从郊区的到处是平房的村落,变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都市化新区。古城区是大同文化的灵魂,御东新区是大同都市现代化发展的梦想。

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美术馆、体育中心、能源馆,各大现代化场馆拔地而起,御河生态公园、文瀛湖森林公园等生态绿地重获生机,高档住宅、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整个御东是大同人对更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大同对现代都市生活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棚户区改造是伴随“一轴双城”格局进行的。老城区和御东新区曾经有大面积的城中村、郊区村,生活环境恶劣,居住面积狭小,尤其古城内的城中村的环境不堪入目。耿彦波曾说:“大同为什么各种疾病很多啊?他的住房条件之差,我在其他地方是从来没有看到的。”

棚户区改造主要是将古城内的居住条件不好的住户进行转移,多数住户转移到古城外围,也有一部分搬迁到御东新区。将御东原来的村庄住户也进行了社区安置,这样一方面解决古城棚户区改造问题,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御东新区的人口,对提升御东的人气,促进御东建设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棚户区改造工程涉及人口超过50万,大幅度改善了原来生活在狭小空间住户的居住环境,也大幅度提升了大同的城市建设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瀛湖古时也被记为“文莺湖”,是北魏以来,豪门望族、文人墨客游渔抒怀的佳所,附近水泊寺、海力村等地名也源于此。文瀛湖北依采凉山,湖光山色,风景秀丽,可惜后来生态恶化干涸了。

1957年,修建文瀛湖水库,1959年正式投入使用,受到军民一致喜爱。由于每年驻军在这里举办游泳比赛,后来逐渐形成“八一节”这天全家游览文瀛湖的习惯。但后来由于湖底渗漏,水源不足,加上生态恶化,文瀛湖水库最终干涸了。

2010年5月9日,文瀛湖景区绿化工程开工建设,2012年底主体工程完工。文瀛湖风景区占地686万平方米,水面面积39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44万平方米,硬化面积49万平方米,是大同市重要的生态公园之一,更是御东新区重要的自然休闲风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冈石窟曾是北魏皇家园林,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物遗产,国家5A级景区。以前的石窟景区维护工作面临重重困难:因为临近煤矿,附近公路上有大量运煤重卡经过,空气中含有大量煤灰、粉尘,给石窟内的大佛披上了一层“黑色袈裟”。而且伴随大气污染而来的酸雨,也在侵蚀着云冈石窟的文物。景区附近的几个村子迟迟拆迁不了,让云冈石窟一度面临着失去“世界文化遗产”头衔的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9年3月云冈石窟大景区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启动。耿彦波克服重重苦难,对云冈石窟景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有效改善,景区观赏和服务质量也得到大幅度提升,使景区游览的口碑越来越好。2020年历史遗址型景区品牌100强排名中,云冈石窟荣获第八名,这离不开耿当年对石窟景区保护开发所付出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同火山群位于云州区城北,共有约30座火山锥,是我国六大著名火山群之一,也是黄土高原上唯一的火山群,其中比较有名的有金山、狼窝山、昊天山、阁老山、黑山等。

从远处看,一座座火山高低大小各不相同,形态各异;从高空看,一座座“马蹄形”火山聚集在一起,非常壮观。然而,以前的火山群景区,遭遇过乱采乱挖、盗采火山浮石的现象,火山群生态环境亟待保护。

2009年7月,大同火山群地质公园正式开园,2012年获批成为国家地质公园。

经过多年保护和开发工作,现在的火山群景区,森林绿化面积不断扩大,狼窝山长长的木栈道,既方便游客近距离游览观赏,又减少了践踏等对地质风貌的损害,伴随着景区交通和配套服务不断完善,火山群景区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为大同自然生态景区的新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御河是大同城的母亲河,历史悠久,是永定河上游支流,汇入桑干河。由于生态恶化,早年干涸。在耿彦波来大同之前,御河生态林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但耿对御河的重新定义,让它拥有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耿彦波规划大同城市格局为“一轴双城”,御河生态公园即是城市的中轴,公园西边是古城区,东边是新城区御东新区。御河生态公园的绿地面积十分广阔,堪比纽约中央公园,是大同市乃至山西省范围内著名的城市中央公园,是市民休闲锻炼观赏的好去处。河上自北向南目前共有7座美丽壮观的跨河大桥,分别是北环桥、平城桥、兴云桥、北都桥、迎宾桥、南环桥、开源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平城桥与兴云桥之间、迎宾桥和南环桥之间,还有两座美丽的人行桥,分别叫“七星桥”和“九曲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御河人行桥——七星桥

“中国古都,天下大同!”这句旅游宣传词简约而不简单,获得了2018年度博鳌旅游奖(TC奖)“年度传播口号榜”。口号虽好,却不是从来就有的。

2010年9月,中国古都学会在大同召开年会,将大同定为中国第九大古都。大同曾是代国南都、北魏首都,辽金及元初陪都,共有约400年的建都历史,但是长期以来不能被人所知,能够成为中国第九大古都,对大同的历史文化、古都历史宣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此,“古都大同”的概念深入人心,也有了后来“中国古都,天下大同”这样格式整齐而朗朗上口的宣传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2年,大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就获批为省级开发区,但是正如耿彦波所说,开发区面积只有6平方公里,没有转型平台,招商引资十分困难。

2009年大同市装备制造产业园区规划建设,这是大同市实现“经济强市”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之一。2010年,大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起步区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239.4平方公里,2012年底获批为国家火炬大同医药特色产业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几年突飞猛进式的规划建设,到现在,大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形成了包含现代服务园区、医药工业园区、装备制造园区、高新技术园区、新能源产业园区、通航产业园区六大特色产业园区,集保税、仓储、加工、物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国际陆港,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2万平方米科技孵化器,2万平方米电子商务产业园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不完全统计,耿彦波在大同共修道路200余条,总长度超过400公里。不但兴修城市街道,为了提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对道路的命名也非常讲究。

重熙街、太和路、泰和路等道路是以北魏、辽、金时期皇帝的年号来命名;魏都大道、平城街、云州街、西京街、白登路等道路是以大同的历史称号、历史典故来命名。

古城内,四牌楼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的名称,分别由大东街、大南街、大西街、大北街,改为和阳门(东)、永泰门(南)、清远门(西)、武定门(北)。

城市道路的修建与命名,极大提升了城区交通的通达度和输送效率,道路的历史文化命名,也从细微之处为古都大同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加了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