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二十五年,嘉庆皇帝驾崩。清朝自雍正皇帝起,就开始实行“秘密立储”制度,因此嘉庆即位后,也将自己属意的继承人,秘密写在了诏书上,也就是嫡长子绵宁。

按照规矩,嘉庆皇帝驾崩后,只需从“正大光明”牌匾后,取出传位诏书,根据嘉庆的意愿,宣布继承人就是了。然而,当时随驾的王公大臣,找遍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找到嘉庆的传位诏书。

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刚刚驾崩,朝中有一大堆事情需要处理。可是大家却找不到传位诏书,就无法拥立新君即位。一时之间,满朝文武都乱成一团,不知如何是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时,嘉庆的皇后站了出来,她当场宣布,嘉庆生前属意的继承人是皇次子绵宁,理应让绵宁继承大统。正因为有了皇后这句话,绵宁才顺利继承了皇位,即道光帝

然而,道光却不是皇后的亲生儿子。

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是嘉庆帝的继后。乾隆年间,钮祜禄氏入嘉亲王府为侧福晋,嘉庆即位后,她被封为贵妃。在孝淑睿皇后去世后,她便被封为皇贵妃,之后正式册封为皇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有人会认为,孝和睿皇后一定是自己没有儿子,所以不得不扶持道光继位。其实不然,孝和睿皇后不但有儿子,还有两个,即皇三子绵恺和皇四子绵忻。既然皇后自己有儿子,为何却心甘情愿,扶持别人儿子继位呢?

众所周知,道光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皇帝。他的生母就是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可是孝淑睿皇后,在嘉庆二年便病逝了。之后钮祜禄氏被封为皇贵妃,道光也就交由她抚养。

虽然孝和睿皇后自己有儿子,可同样对道光视如己出,道光也很尊敬这位继母。道光与绵恺、绵忻两位兄弟,也自小感情深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嘉庆四年,嘉庆帝就通过秘密立储,将道光定为继承人。可是到了后来,他又有些犹豫了。一来,嘉庆认为道光各方面资质都比较平庸,“望之不似人君”;二来,皇四子绵忻聪慧颖悟,为人精明练达,各方面都比道光优秀些。加上他是孝和睿皇后的亲生子,嘉庆爱屋及乌,就动了易储的想法。

不过,当嘉庆这个想法,被孝和睿皇后知道后,她却极力反对。理由是乾隆帝在时,就很喜欢道光这个皇孙,还曾亲赐黄马褂和花翎。而且他是孝淑睿皇后所生的,名正言顺的嫡长子,理应由他继位。

皇后的话,令嘉庆又开始动摇,便将易储之事搁置下来,这一搁置,就到了嘉庆二十五年。谁知,一向身体硬朗的嘉庆,却在这一年突然驾崩。由于找不到传位诏书,此时孝和睿皇后的决策,就变得尤为重要。那孝和睿皇后为何支持道光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一,她心里很清楚,嘉庆心中属意的是道光,只有让道光继承皇位,才能服众,毕竟他是嫡长子。而且当初天理教起义,暴徒冲进紫禁城,道光曾亲手击毙两名暴徒,从此名声大振。也就是说,道光继位才是众望所归。

其二,嘉庆驾崩时,皇四子绵忻才15岁,可道光已经38岁。如果让绵忻继位,恐怕会招惹非议,让人说孝和睿皇后是故意偏袒亲生儿子。正所谓“国有长君,社稷之福”,如果让绵忻继位,恐怕难以服众。

其三,谁说当皇帝,就一定是最好的结果呢?道光从小由孝和睿皇后抚养长大,道光就像她亲生儿子一样。所以让他继承皇位,自己照样能够受到尊敬,过着养尊处优的皇太后生活。自己的两个儿子,自小与兄长感情深厚,道光即位后,也必定善待弟弟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孝和睿皇后便决定,就支持道光继位。她这样做,不仅赢得了道光的感激,也令群臣对她敬服。从此之后,道光就将其视为生母孝顺,对两个弟弟也格外恩宠。

虽说孝和睿皇后的两个儿子,后来没什么大作为。可是当个富贵王爷,又有什么不好呢?可见孝和睿皇后选择扶持别人儿子为帝,实在是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