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古壁画

忽必烈作为元朝的建立者,是蒙古帝国不可多得的优秀领袖。其在军事上率领强大的蒙古军队吞并了南宋,并建立起了系统的统治体系,稳定了新生的蒙古政权在汉人居住地区的地位,这是十分不容易的。而且其在位时间极长,这对于新朝代的过渡也是一个好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世祖忽必烈

而且作为蒙古人,忽必烈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对于汉文化和汉人十分亲近,这也是其将发展重心放在原来中国地区的重要原因。不过在其执政中后期,忽必烈的政治理念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这里面应该既有李璮等汉人反叛的原因,也和蒙古贵族长期对其汉化政治路线的反对有关。在这样的压力下忽必烈出台了以蒙古人为尊的民族差异政策,并将之前为其立下汗马功劳的汉臣排挤出了核心决策层。

而从其对于权臣阿合马的倚重中,我们也看出了晚年忽必烈个人私欲的膨胀。其对于金钱的喜爱让他在晚年一直重用精于敛财的色目人官员,这对于元朝的经济发展和国内稳定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从中我们也能看出这位草原雄主在晚年略显昏聩的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权臣阿合马

忽必烈早年的政治策略与汉化路线的第一次停滞

忽必烈作为蒙哥大汗的弟弟,在其年轻的时候就被授予了皇太弟的称号,当时的忽必烈在金莲川开府,招募了大量有才能的人士,其中包含了大量儒家名士。在和他们的交流学习过程中忽必烈对于汉族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为其之后的兴起打下了基础。后来蒙哥汗让忽必烈统领管理漠南相应的事宜,这让忽必烈将发展的重心完全放到了中国地区的征服上,而其对于汉族文化的了解和喜爱也日渐深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朝名儒许衡

当时忽必烈身边的儒生被称为金莲川汉儒集团,其中既有许衡,姚枢这样的理学大家,也有王文统,刘秉忠这样的实干派。他们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就在忽必烈的身边为其出谋划策。在他们的影响下,忽必烈坚定了汉化的政策路线。当时姚枢和忽必烈见面的事情在《元史·世祖纪》中有如下记载:

"世祖在潜邸,遣赵璧召枢至,大喜,待以客礼。询及治道,乃为书数千言,首陈二帝三王之道,以治国平天下之大经,汇为八目,曰:修身,力学,尊贤,亲亲,畏天,爱民,好善,远佞。次及救时之弊,为条三十。"

忽必烈为了赢得中原地区的汉人的支持,其出台了不少政策来帮助这些地区恢复农业生产,对于蒙古人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却进行了很大的限制。与此同时其还在他的统治地区内建立儒学学校,宣扬汉族的传统文化,这让他在中原地区获得了不少百姓的支持。而忽必烈此时还和中原地区的军阀和士族积极联系,承诺保证他们的利益,这让其得到了势力强大的汉族地主的支持,这也是其重要的力量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动叛乱的阿不里哥

在蒙哥去世之后,身为皇太弟的忽必烈遭遇了继承危机,当时身处上林的蒙哥之子阿不里哥在蒙古贵族的支持下也有了称汗的打算,而且当时在蒙古的发源地漠北地区阿不里哥明显要比忽必烈更加受欢迎。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忽必烈推行的汉化政策对于蒙古权贵的利益造成了损害。

之后忽必烈虽然通过战争平定了阿不里哥的叛乱,但是这件事依然在其心中造成了不小的阴影,让其对于汉化路线产生了一定的怀疑。不过由于此时忽必烈的主要力量来源其实是其身后的汉人集团,因此这时他并不能废除其汉化政策。而且当时的汉臣主力依然是其金莲川府中的大臣,忽必烈十分信任他们,因此其坚信这样的乱象只是暂时的,而汉化是蒙古为了长久统治中国而要走的必经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朝初期重臣王文统

而在稳定了自己的大汗位置之后,忽必烈将重心放到了征服南宋之上。与平定金国不同,南宋毕竟是汉族百姓心中的正统政权,因此其激起了强烈的民族矛盾。而且当时蒙古大军在主战场襄樊地区并没有取得实际的胜果,这让金国境内的汉人军阀开始有了不同的想法,他们中的某些人开始尝试与南宋政府取得联系,并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发动叛乱,与南宋政府一道推翻元朝的统治。

而在这些人中,李璮是最为重要的一位,其当时的领地在如今的山东地区,汉人数量具有绝对的优势。李璮本来认为自己的起义会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但是事与愿违,李璮在起兵攻打济南的时候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因此这次叛乱也很快就被镇压了下来。李璮的军事行动虽然对元朝的稳定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在中央朝堂上却掀起了一场大风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朝名臣刘秉忠

当时朝中重臣王文统在进入忽必烈府之前是李璮的幕僚,在李璮准备起事之前也曾经与王文统取得了联系,并向其询问了相关意见。王文统在得知此事之后一没有极力劝阻,二没有将此事告知忽必烈。这样于公于私,王文统都没有尽到一个臣子应尽的义务,因此忽必烈对此十分恼怒,将王文统处死。而在此之后,曾经推荐过王文统的刘秉忠,商梃等人也都受到了牵连,这让政府中的汉人高官在一时间都被驱逐出了核心决策层。

而忽必烈本人对于汉人的信任也出现了明显的动摇,在不久之后,他推出了新的官员制度,他要求在朝堂上由蒙古人担任最高官职,而色目人和汉人只能作为蒙古人的辅助,并且两者之间要处于相互牵制的状态,以免再次出现类似的情况。而王文统等人的失势也让元朝政府的汉化政策出现了停滞,这对于元朝的政治发展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阿合马的专权与被诛,元朝政府汉化的第二次努力

在汉人失势之后,色目人找到了跻身政府高层的机会。当时色目人阿合马依靠着忽必烈对自己的信任拿到了平掌政事的职位。此时其名义上虽然要受到中书左右丞相伯颜和阿术的管理,但是此二人长期领兵在外,因此阿合马其实已经掌握了元朝中央政府的大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初宰相阿术

而阿合马之所以能够得到忽必烈的信任,与其突出的经商能力是分不开的。在李璮发动叛乱的时候,元朝政府正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当时在南方前线上忽必烈陈设了重兵,这需要极其庞大的军费支出,而在西北边境上,为了防止再次发生阿不里哥那样的叛乱,忽必烈也设置了不少常驻的军队。而与此同时,当时中国北方的经济生产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是因为人口数量实在有限,因此元朝的财政收入其实已经出现了不足。

而之前曾经做过商人的阿合马十分精于敛财,之前做忽必烈的内侍的时候他也为忽必烈搜刮了不少钱财,因此忽必烈希望阿合马能够帮自己筹集足够的军费来支援前线的战事,因此才会授予其极大的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合马有着极强的敛财手段

而阿合马在得到权力之后,推行的政策也几乎都是经济方面的,当时阿合马为了敛财主要做了三件事情。首先是滥发交钞,在王文统掌权的时候,其帮助元朝政府确立了以纸币为核心的货币体系。当时为了保证纸钞的价值,元朝政府每年发行的钞票数量都是十分固定的。而阿合马为了凑集足够的军费,其下令增印了大量的中统钞,每年发行的数量都是之前的十余倍。

而当时的元朝政府显然没有足够的白银作为储备金,这就导致在阿合马当政的时间内,中统钞的购买力急剧下跌,这对于元朝的货币体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统宝钞形制

而他的第二个手段就是理算,在元朝时这也被称为打勘。这其实就是对于各级官府账目的大规模清查。这本来是一种反腐的手段,但是阿合马却把它视作了敛财的高招。其在进行理算的时候会对各级政府进行勒索,为了满足他的需要,政府只得搜刮当地百姓的钱财,这让全国各地的百姓都苦不堪言。

阿合马的第三个手段就是增税了,他在得到权力之后在全国各地恢复了十一所转运司,并对于茶叶,食盐等生活必需品加征高额的税金,这虽然让中央政府的收入得到了提升,但是却给百姓增加了极重的生活负担。对于这种行为,在《心史·大义略叙》中有如下评论:

"根刷弊幸曰打勘,实假名苦虏酋,行骗财之术也。州县上下司务,岁一二次打勘。任此责虏酋,支蔓根穷,贿赂归鞑。州县酋长甚苦此。为鞑之勾当者,人以鸬鹚为譬:鸬鹚得鱼满颔,即为人抖取;鸬鹚更取鱼,人又抖取。劳无穷,利甚鲜,譬酋吏苛取民财,复为鞑囚胁取归鞑之苦。"

阿合马的三个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前线军费的压力,但是对于国内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而且阿合马唯利是图的执政理念也和当时汉族大臣们的价值观严重不符,因此朝中逐渐出现了反对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襄樊地区的南宋守军

当时已经失势的汉臣本来是无力与阿合马争斗的,但是真金的逐渐崛起让汉族大臣们看到了希望。真金是忽必烈当时最大的儿子,当时已经被立为皇太子。由于忽必烈晚年行动不便,因此其将朝中大事交由真金掌管。真金从小就学习儒家文化,对于汉族文化十分倾心,因此在其监国之后,许多之前因为王文统案被贬的官员都回到了中央政府。而真金对于阿合马的所作所为也是十分排斥的,这都让当时的汉族官员看到了重新崛起的希望。

终于在一次忽必烈前往上都避暑的时候,王著,高和尚等人发动了诛杀阿合马的行动。他们假借真金的车辇,宣称真金回到了大都,并要诛杀奸臣阿合马。当时城中的官员没有人敢检查太子是否真的亲临,便一路将他们放进了皇宫。之后王著借着阿合马拜见"太子"的机会将其杀死,阿合马的乱政到此也落下了帷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击杀阿合马的王著

之后忽必烈虽然处死了王著等人,但是他也知道阿合马之前犯下的罪行,因此对于参与其中的张易等汉族大臣没有进行追究,真金也没有受到任何的处罚,汉族官员们又一次进入了中央政府的高层,在太子真金的带领下掀起了元朝初年的第二次汉化高潮。

真金之死与汉化的终结

在阿合马被杀之后,真金立即对其党羽进行了清理,这让朝中的政治风气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之后其又进一步启用汉族大臣,在政府中推行汉化政策,并将真金设立的专门用于敛财的冗官进行裁剪,让元朝的政局重新焕发了活力。

就在汉族官员认为自己的春天再次到来的时候,忽必烈再次出手制止了这一趋势,当时精通儒学的蒙古大臣和礼霍孙提议重新开设科举,真金同意了他的提议。不过此时忽必烈却直接否决了这一计划,并将和礼霍孙罢免,还将右丞相安童从边境召回京城,让其控制住了之前掌权的汉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子真金剧照

而且晚年的忽必烈与真金不同,相对于儒生,他更喜欢能为其带来实际利益的商人。当时他将张雄飞等儒生驱除出朝,反而授予卢世荣这样的大商人右丞的高位,让其专心帮助自己敛财,这让真金开始怀疑自己的政治路线。

而在不久之后,一封上书彻底改变了元朝历史的走向,当时忽必烈已经年老体衰,因此南台御史上章,建议忽必烈禅位与太子真金。当时的御史台都事尚文看到这封书信后知道其事关重大,因此偷偷将这封上书扣留了下来。不过这件事被阿合马的党羽打探到了,御史其便建议忽必烈清查政府各部门的案卷,其实本质上就是希望忽必烈看到这封上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忽必烈塑像

而忽必烈批准了这一提议,尚文联系到了安童等重臣,希望能隐藏这份文件,但是阿合马的党羽答即古阿散再次告密,这让忽必烈大怒,亲自派人前去搜查。得知此事的真金忧惧不已,虽然后来忽必烈并没有因此迁怒与真金,但是真金依然走不出恐慌的情绪,在不到一年后就生病去世了,这让元朝政府中的汉族官员再次失去了靠山。此事在《元史·真金传》中有如下记载:

"于是世祖春秋高,江南行台监察御史言事者请禅位于太子,太子闻之,惧。台臣寝其奏,不敢遽闻,而小人以台臣隐匿,乘间发之。世祖怒甚,太子愈益惧,未几,遂薨,寿四十有三。"

而在真金去世之后,忽必烈在此之后将朝中大臣再次交到了色目人桑哥的手中,这也标志着元朝初年第二次汉化的全面失败。而自此之后除了元英宗时期的汉化尝试之外,蒙古统治者大都坚持蒙古本位的政治路线,这让他们无法解决不断出现的民族矛盾,最终走向了自己的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朝权臣桑哥

结语

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游牧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面对的政治局面是之前所不曾见到的。而游牧民族在制定政治路线的时候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是否要选择全面汉化。一般来说在这些王朝中会出现汉化的反复,但是元朝却十分独特,因为在忽必烈之后,出了元英宗在位的极短时间外,蒙古统治者一直奉行蒙古本位的政治路线。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忽必烈一朝中,他们已经经历了多次汉化政策的反复。

忽必烈在早年十分信奉汉人的政治理念,其建国思路也是以汉族政权的政治架构为基础。但是之后其却逐渐失去了对于汉族人的信心,这让他第一次废止了汉化的政策。而之后太子真金的监国让汉族大臣看到了再次掌权的希望,他们在成功推翻权臣阿合马之后也见到了胜利的曙光。

可是忽必烈晚年膨胀的私欲和越来越严重的猜忌心理让他不再相信儒生们的治国理念,而之后真金更是因为一封上书受到忽必烈的怀疑,最终忧惧而死。可以说真金的死让元朝早期的汉化路线画上了句号。而忽必烈晚年对于金钱的贪恋在失去汉臣的监督之后日益膨胀,最终破坏了元朝的经济体系,让元朝的统治逐渐走上了下坡路。

参考文献

1《元史·世祖纪》

2《元史·真金传》

3《心史·大义略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