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军事防线,清明所继承的明长城在大多数时间里确实不如以前的朝代那样重要,甚至大多处于废弃或准废弃状态。

我们都知道,长城是中原农耕政权对北方游牧政权的一种综合性防御体系。是不堪其扰而又无法将其一鼓而灭的无奈之举,惹不起,躲得起,不跟你玩好了吧?

但到了清朝,形势发生了转变。

攻势作战

攻势作战

首先在清朝入关之前,就已经与蒙古多部建立了以联姻为形式的政治联盟的关系,满蒙一家亲,不需要太多的防御。因此在清朝入关后,当清朝需要面对北方游牧政权的战争时,内藩蒙古各部多会以盟友身份出动大量骑兵予以协助,这是清军一大臂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军击败噶尔丹之乌兰布通战役

第二点,清朝入主中原以来,迅速平定了大顺、大西,以及南明政权,迎合了民心思安的大势,开始了长时间的休养生息。国力迅速复苏,人口,与耕面积都超过了历史其他大一统王朝时期。其带来的结果便是取得了对北方游牧政权——这里主要是指外藩蒙古各部——的经济上的巨大优势。在双方的对抗中可以动员更大资源从而取得军事优势。

第三便是技术水平的发展,将战争带入到了火器时代。即使清兵入关之后,也成为了农耕政权,但火器的利用却使清军对游牧军队取得了先前王朝从来没有过的优势。无论是与准噶尔的战争,还是大小金川以及大小和卓,火器尤其是火炮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北方游牧军队的机动性和冲击作战优势完全被克制。

正是由于以上三点原因,清朝在对北方以及西北各部游牧势力作战时,往往都是处在攻势作战的位置上,大多数战争是在长城以外打的。所以作为防御系统的长城被废弃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不过清朝也不是完全不用旧长城。

不过清朝也不是完全不用旧长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喜峰口段长城

清朝政府对蒙古一度实施“封禁政策”,即严禁汉蒙交流,既禁止汉人进入蒙古牧区开垦,违者治罪;也严格限制蒙古人进入内地。蒙古人只准由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独石口、张家口以及杀虎口等有限几个关口进入内地,进出都需查验,王公及属下概莫能外。执行对蒙古的“封禁政策”大概就是旧长城的唯一用途了吧。当然这一政策时紧时松,后来不了了之。

清朝也修过自己的长城——柳条边

清朝也修过自己的长城——柳条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闯关东

清朝视东北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龙兴之地”以及“参山珠河之利”,换言之,清朝将东北当作了自己的大后方,禁止汉人进入,其实施办法便是沿东北边缘修建壕沟,壕沟上种植柳树,是为柳条边。柳条边实际上是清朝抵制民族被汉化的政治措施,但随着关内满族的汉化程度加深,这一政策也就逐渐废弃了。才有了后来的闯关东。

综上,正是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使清政权掌握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与军事优势,使得长城作为要塞与防线的军事作用不明显了,因此显得存在感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