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就到了2020年的尾声,感觉这一年算是我过得有生以来最快的一年,最空虚的一年,也是最无奈的一年。

不自觉会问,究竟时间去哪里了?看看我的手机,以前不会玩的游戏,现在却装上了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以前主要看电子书,现在竟然刷起了抖音、快手、B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不觉,自己由一个有为青年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废青,看看自己的手机屏幕使用时间将近8小时,竟然超过了每天的睡眠时间,想到这点的时候不禁有点头皮发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己最近的屏幕使用记录

当然,这其中也有疫情的大环境原因,使得很多良好的习惯,比如每天户外跑步,因为禁足而荒废,上班通勤的零碎阅读时间也降为零。而那时每天的神经紧张、焦虑也极度需要一些窗口排解、发泄、以及寻找慰藉,于是便慢慢地开始对手机产生了依赖,对某些应用游戏上瘾而不自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技公司在玩弄我们的大脑

科技公司在玩弄我们的大脑

谁最了解我们?也许是目前拥有我们最多数据的几个科技巨头。这些公司以大脑的最原始的部分为目标,不断优化产品应用的设计。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疗中心(UCLA Health)的精神病医生丹尼尔(Daniel Siegel)将这个部位称为楼下的大脑,它包括了我们的脑干和大脑边缘区域,主要控制先天反应、冲动以及强烈的情感。而与之相反的是楼上的大脑,主要指大脑皮层,是我们用来思考、想象和计划等一系列发生复杂心理过程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楼下的大脑是潜意识的,主要在危急情况下采取自我防护,它可以劫持我们的意识,是我们不经过楼上大脑便可以快速做出判断,最终表现以强烈的情感来推动行动。比如躲避逃跑,战斗还击,情感可表现为恐惧、愤怒等等。

所以,楼下的大脑便是这些专门吸引人注意力的APP应用的目标,看为什么刷短视频有人可以连续刷几个小时?是因为短视频的跳转只需要手指轻轻一划(甚至通过设置自动播放下一条),好奇的情绪驱使我们划一下,完全无思考负担,而人的注意力也随着视频的跳转关注到新的场景故事内容中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为了更好地研究我们的楼下大脑的下意识行为,海内外各大巨头都有自己的消费者心理行为研究部门或团队,而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时代,这种不易察觉的对人脑的操控将更精准,更容易让我们上瘾。

让我们成瘾的也许是我们自己的行为数据

让我们成瘾的也许是我们自己的行为数据

我们在刷短视频的时候,在应用后台上会留下显著的使用痕迹,比如都在看什么标签内容,看各类内容的平均时长,最喜欢的是哪个频道,而最讨厌又是哪一类型的节目。这些相信大家打开自己的短视频应用就能切身体会到,比如我去年就经常给我推送经济时事资讯、励志鸡汤,今年给我推送最多的是游戏、电影介绍。除了视频外,还有游戏,网购等等各个方面。就像我媳妇说的,只要她在电商上搜索皮靴,以后每天的首页就会不断给她推送不同款式的靴子,直到她有新的搜索词或关注商品为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某应用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看板

所以,利用大脑下意识进行设计产品只是这些企业的第一步,让我们觉得产品好用,思维停留在楼下大脑。而后再是数据及AI的诱导,慢慢把我们拖进时间的深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出改变的一些建议

作出改变的一些建议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的技术手段的发展,这些应用只会愈加演变为时间的黑洞,让人更加沉浸其中不想自拔。现在要驾驭好这些本应只是工具的应用,就得要求自己有越来越强大的自控力。而对于改变这种手机成瘾的恶习,我自己整理了一下目前的方法论,在此分享出来共同交流。

一、阅读相关的书籍,提升认知

要想有效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得从问题本身开始,首先建议进一步查阅了解自己大脑意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驱动自己作出改变。在这里推荐自己刚看完的《认知觉醒》,它重新定义大脑并将其氛围理智脑、情绪脑和本能脑,其意思与上文将大脑分为楼上楼下不谋而合,同时作者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地介绍了什么是潜意识,元认知,将整体行动力分为四类作诠释解读,是我阅读过的最通俗易懂的方法论书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本是5秒法则,虽然这本书籍主要是讲述怎么来应对自己的拖延症问题,但其实道理也是一样的,假如我们在玩游戏,刷视频时,给自己留下5秒的思考空间,问问自己最想要什么,做这个事情会得到什么,将大概我们就会把时间留给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所以也推荐大家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重构自己的App应用矩阵

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所以要将自己的手机应用做一下清理,对于那些提供低质内容,或者容易上瘾的游戏,要尽可能删除(若是专业电竞玩家除外),多放一些高质量的应用来管理自己的时间。像我的话最近就将王者荣耀、抖音、快手都删掉了,免得自己忍不住经常打开,一看就一个中午。另外,还增加了36氪、知乎等的高质量资讯应用。这样,相当于通过整理应用来梳理复盘自己的时间,重新回到高效的生活工作中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回到现实,为自己多安排社交活动

上半年很显然是因为社交受限,日子被框死在一个固定空间范围内,变得空虚,才让注意力转到手机应用上面,让楼下大脑占上风。所以,只要让自己的日常生活充实起来,就不太容易想玩游戏刷视频度日。比如我会安排每周末出去打球、爬山徒步、看电影演出展览、拜访亲友、 参与各种组织的线下活动等等。只要人与人保持接触,社交圈子活跃,让周边的环境刺激自己的楼上大脑运作,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自控力不够,请接受监督制约

人总是需要提醒和鞭笞的,我相信无人看见的自己会往最恶劣的人性发展,所以假如自己自控力不够的时候,最好是把自我约束的诺言公之于众,让别人监督你的行动。我也自认为控制力不够,对我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约束。不过我的做法不是简单地做朋友圈打卡的事情,而是为自己安装了风筝守护App这样的家长管理应用,它直接可以让指定手机(我老婆)控制我各种应用的打开时间。所以,我现在除了工作必需的App可以24小时开启之外,其它资讯娱乐类的都有时段限制。这样算是对自己最狠的一种方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通过上述的几种方法执行了一周,效果还是比较理想,至少逐渐从之前闲时便颓废沉沦的状态下走出来,多陪陪家人,多锻炼身体,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