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一生中唯一一次到延安,是在一九四七年。老蒋来到延安后,他在主席住的窑洞里坐了半天。

1947年3月,蒋介石纠集胡宗南、马步芳、马鸿逵邓宝珊等部共二十多万人马,从南、西、北三面,向延安大举进攻。

敌强我弱,审时度势后,主席决定暂时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对此,主席说:“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蒋介石打仗是要争地盘要延安,我们打仗是要俘虏他的兵,缴获他的武装,消灭他的有生力量。老蒋占延安,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等他背上这个很重的包袱,我们再收拾他,他就要倒霉了。”

1947年3月19日,胡宗南的部队占领了空城延安。

之后,胡宗南大吹大擂,发虚假电报给蒋介石邀功,电报上写着:“延安大捷,我军经七昼夜的激战,是役俘虏敌五万余,缴获武器弹药无数,正在清查中。”

蒋介石接报后,非常高兴,随即决定:到延安去,秘访延安。

1947年8月7日上午,在蒋经国、俞济时等人的陪同下,蒋介石坐着专机飞临延安。

蒋介石到了延安后,胡宗南把他接进了延安边区外交宾馆。

8月7日下午,蒋介石在延安城内主持召开了旅以上军官会议。

8月7日晚上,蒋介石与胡宗南研究作战问题。

8月8日一大早,在大批军、警、特、侍卫荷枪实弹的保护下,蒋介石等人在延安城里瞎转悠。

上午,在胡宗南、俞济时等人的簇拥下,蒋介石来到抗大、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等地参观。

在枣园,蒋介石终于看见了自己的老对手(主席)住过的那间窑洞。

蒋介石走进窑洞后,胡宗南对他说:“校长,您看,这窑洞与当地农民的窑洞没有两样。地面是泥土夯实的,炕上铺了一张木板。门窗是旧木头做的,没油漆。墙面剥落了,靠窗的那张榆木桌桌面坑洼不平,简陋的床是榆木钉的。旁边周、朱和刘等人的窑洞,也是如此。”

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他(主席)是如何保持着旺盛斗志,并有效地指挥着千军万马在全国战场上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及国军作战、对抗,且接连取得胜利的?蒋介石被震撼感到,他感到十分震惊,在窑洞里驻足良久,思考着这个问题。

蒋介石在窑洞里坐了半天。

之后,老蒋走出窑洞,发现院子里有棵树,旁边有架纺线的纺车。

老蒋指着纺车问胡宗南:“他(主席)要这纺车做什么?”

胡宗南说:“延安物资匮乏,据说这是他(主席)亲自纺纱用的!”由于国民党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延安物资匮乏,为了战胜困难,延安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主席、周首长、朱老总、任弼时等人,都是纺线能手。

他(主席)亲自纺纱?老蒋感到不可思议。老蒋摇了摇纺车,吱呀一声,线断了。老蒋一愣,摇了摇头。

这时,一个老农民被带了过来,蒋介石问道:“你见过他(主席)吗?他跟你讲过话吗?”

老农民实话实说:“见过。经常见。他常买我家的枣,给了额(我)钱。说我家的红枣好吃哩。”

蒋介石问:“他平时穿什么衣服啊?”

答:“粗布衣,跟那些普通军民一样。”

答:“旧的,打了补丁。”

答:“布鞋、草鞋。 ”

老蒋又问:“他平时吃什么菜?”

答:“常吃辣椒,茄子、南瓜、西红柿,这些菜都是他自己的地里种出的,他常拿这些来招待客人,或送给村民。”

问:“他有什么爱好啊?”

老农民回答:“看书、散步、逗孩子、开会、听匣子(收音机)。”

老蒋问:“他什么时候睡觉?”

答:“听说他晚上工作,早上睡觉。 ”……

老农民走后,蒋介石若有所思,一语不发,沉默许久。

胡宗南走过来说:“校长,请您回城里用晚餐吧。”

离开枣园,蒋介石回到了边区外交宾馆。第二天,蒋介石离开了延安。这是老蒋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