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2,释人题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佛陀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为众生讲解了殊胜的成佛大法,其弟子又不辞辛劳地将佛陀的言教集结成文字,方便后人修学。然佛经皆由古印度梵文记述,因此,要想在中华大地得到弘扬,翻译佛经必不可少。

佛经的翻译需达到“信、达、雅”的标准,这对译者的德行和学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佛教中,译者必须达到“四无碍辩才”,方可统领佛经的翻译工作。所谓“四无碍辩才”,即是对佛经的义理通达,能够用此方的语言文字加以表达,并且非常好乐为众生说法。

我们通常在学习一部佛经时,首先要看译者是谁,因为这决定了此部佛经的可信度。当然,我们所看到的译者名字,并不代表这部经是由他一个人翻译的。在古代,翻译佛经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非普通人所能为,一般都是由政府出面主导,并出资出力配备译场。参加翻译的人员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其中还有主译、副译、润色、审核等不同的分工,最后由谁负责主导佛经翻译的,就署上谁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心经》有十多种译本,收藏于大藏经的一共有七种,这七种译本翻译的年代不同,故其名字亦有所不同,内容也繁简不等。七种译本分别为:

1.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3.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竭提国三藏沙门法月重译

4.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罽宾国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译

5.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上都大兴善寺三藏沙门智慧轮奉诏译

6.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炖煌石室本)——国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成译

7.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在这七种译本当中,流通最广的即是玄奘法师所翻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我们这次和大家学习的即是这部译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经的人题是“唐三藏法师玄奘译”,我们分为唐、三藏、法师、玄奘、译,五个部分来介绍。“唐”是翻译的年代,“三藏”是译者的学识,“法师”是译者的身份,“玄奘”是主导翻译的人。

“唐”即唐朝,是翻译此经的年代。大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盛世之一,中国人自古以来一直引以为豪,从贞观之治持续到开元盛世,时间跨度近130年。佛教的兴衰始终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佛教自秦汉传入中国后,经过两晋及南北朝时期的传授与演绎,至隋唐时期,佛教的思想已相当成熟,且教义严密,宗派林立。所以,唐朝正是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得到了当时国主的鼎力支持。例如,佛经的《开经偈》即是武则天所作,以其绝妙至顶,后人再难超越其上,故诸经开经皆沿用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玄奘法师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于世。法师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的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为“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法师并称为中国佛教的三大译经家。在世俗中,玄奘法师亦被赞誉为中印文化交流的使者,其爱国护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鲁迅赞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完待续)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本源法师讲记

图片来自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