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一点:就马上作战而言,相对于近战格杀,骑射其实应该是一种相对效率较低的杀伤力输出方式。在双方实力没有相差太大的情况下,历史上很少有完全以骑射达成战役胜利的例子,即使是跃马弯弓、骁武凭陵的蒙古铁骑,其最典型的作战方式也是以轻骑兵诱敌、疲敌,再以冲击骑兵予以迎头一击来最终确定胜局的。骑射这种作战方式要想实现对敌人的大规模有效杀伤,必须要以规模取胜。也就是说,只有大规模的集群作战,骑射才有实际意义,当然这里说的有意义不包括诱敌。

地理条件决定缺马

地理条件决定缺马

那么马匹的数量恰恰是欧洲的短板。看看欧洲的地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匈牙利平原

除匈牙利平原一带拥有大面积草原之外,其他地方要么山区,要么平坦被开垦为农田,要么支离破碎的草原,或者是气候干冷地区。古代欧洲实际上属于农商文明,而只有游牧业才能够提供十万规模战马的庞大马匹数量。匈牙利平原一带的草原,据估计只能放牧40万匹马——在不考虑其他畜种的前提下。以这种规模的马匹供应量,要装备成规模的骑射部队显然是不现实的。

古代欧洲人显然是很现实的。古代欧洲几大帝国,无论是亚历山大的马其顿,还是罗马,都是以步兵方阵为军队主力,骑兵予以配合。他们将数量不多的骑兵,以高强度的训练组建为古老的冲击骑兵,其中以亚历山大的伙伴骑兵最有代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亚历山大的伙伴骑兵

气候条件导致无法使用反曲复合弓

气候条件导致无法使用反曲复合弓

再有,欧洲由于大西洋、地中海以及黑海的影响,常年温和多雨。这导致了东方游牧民族普遍使用的反曲复合弓极不适应当地湿润的气候。由于骑马射箭要求战弓强劲且短小——反曲复合弓。而古代的反曲复合弓需要以胶质将不同材料粘合在一起组成为弓背,而湿润气候极容易导致胶质吸收水分而破坏弓体的牢固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古式反曲复合弓及多用途箭头

也正因为如此,欧洲弓箭手多使用单体弓,最有代表性的当数英国长弓手。在反曲复合弓被否决的前提下,欧洲人只能选择坚韧蓄能较好的木材加工成单体弓体,而为最大限度获得弓体拉力,往往将弓体做得很长。以英国长弓为例,制式战弓一般长为1.7米,超过2米的也不罕见。这样的弓是无法在马背上轻便使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长弓

以曾经肆虐欧洲的匈人为例,他们也是在西迁途中抵达匈牙利草原后便定居下来,并以大草原为基地建立了一个庞大帝国。而其作战方式也由骑射为主迅速向欧洲流行的冲击骑兵搭配步兵方阵过渡。最后在沙隆战役后便泯然众人矣。

少数时间内也曾拥有过骑射部队

少数时间内也曾拥有过骑射部队

最后,古代欧洲军队缺少骑射兵种的局面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武器和兵种的装备以及作战方式的选择,还需要考虑敌人的作战特点。古代欧洲帝国在承受了东方游牧民族军队的压力之后,也迅速改变了自己的作战方式,其中就包括组建大规模的骑射军队。

罗马帝国在公元前53年卡莱战役中被帕提亚打到全军覆没,而帕提亚使用的便是与蒙古骑兵相同的弓骑兵诱敌疲敌,重骑兵冲击决战的战术。在此之后,罗马帝国也开始招募周边游牧民族组建了自己的骑射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携弓持矛正在训练中的5-6世纪东罗马骑兵

最典型的当数东罗马,在帝国东线与萨珊波斯帝国骑兵的作战中,也组建了更大规模的骑兵部队,无论轻重骑兵,均具备骑射能力,而且轻重骑兵之间可以根据战场需求迅速完成角色转变。东罗马的重骑兵被称为“双重骑兵”,即骑射格战双优的骑兵。

因此,少马、与潮湿气候限制了古代欧洲骑射部队的发展,但在面对东方游牧民族压力的基础上,他们也建立过自己的骑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