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北京周边的古城,那可真不少,尤其明代留下的最多。比如镇边城、横岭城,还有永宁古城。而今天我要写的这座却与它们都不同,它没有建在长城边,不是守卫边城,也非重要屯兵之所,此城孤悬一角身处一长河边,像一枚被虚掷的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的主角——昌平沙河镇巩华城。

如今的昌平沙河已异常繁华,地铁、大学城、几年没来我几乎辨认不出。

十年之前这里还是一幅原生态的模样。下了345路汽车,穿过热闹的沙河镇市场,一直向东,过沙河医院和一大片首钢宿舍区,就到了沙河镇的老城区,这里也是明代巩华城的所在地。那时候宽宽的南沙河河水自西向东围拢着沙河老城和古老的巩华城,河水荡漾麦田起伏,四下周遭满满都是田野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朝,这里曾是永乐帝的行宫。当时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五次北击蒙古骑兵,都曾在此行宫歇脚。据后人推算,以当时的交通工具从故宫北进,一整天行程刚好到这里驻扎休整,所以此地最初就是一座行宫。

历史上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五次北击蒙古骑兵,都曾经在此行宫歇脚。后来在一次洪水泛滥中,行宫被全部冲毁。直到明嘉靖,因严嵩提议,嘉靖十九年(1540年)才在原址上修建了四周有高大城墙的方城,取名巩华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年前我初次见到它时,古城还未重修。它以高贵而神秘的身份,隐匿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在寓意“西威大漠”的西城门边,有活动预告的小黑板,有加工被套的手写广告,褪色的社区活动照片,还有房屋出租的小广告……一个女孩或远或近一直尾随我,不知她是好奇,还是警惕。

这个西城门在当时的城门中算保存比较好的,砖拱券,千斤闸沟槽,巨石城垛,明城砖一切都是原始的模样。据史料记载,巩华城的5块匾额均用汉白玉制成,手书者竟是明朝权倾朝野的大奸臣严嵩。但不得不说他的书法真雄浑沉稳,大气非凡,看来“艺品”非“人品”这话确实不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了明清两朝不断的修缮和扩充,巩华城最终成了一座可祭陵、可驻防、能漕运和通经贸的京城重镇。有意思的是,据说清朝皇室和清军士兵所用的毡子就是出自这里,康熙十六年,作为游牧民族的清王朝曾把“擀毡局”设立于此,毡垫毡毯毡制品的生产需要很多传统工序和步骤,久而久之沙河的清水毡便在京城闻名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巩华城资料:正方形城池,城墙高10米每隔17米建一个城垛。城有东西南北各一门,南名“扶京”,北名“展思”,东名“镇辽”,西名“威漠”。最特别是城外围有护城河,宽6.7米,深3.3米,并四门均设吊桥,上建城楼。现在古城已修新。

出行路线:自驾,从德胜门自驾走八达岭高速20分钟(不堵车情况下) 还可以地铁或公交

北京北部其它古城:

横岭城——河北怀来,紧挨着大营盘长城。此城建于明1505年,为防鞑靼蒙古入侵。这里发生过南口抗战,1937年8月,汤恩伯对日军组织了南口战役。十五天后国军在长城沿线全面溃败,此次战役国军投入6万人,伤亡近3万。

镇边城——河北怀来,离横岭城很近在其南。镇边城位于长城内侧,隶属于怀来县瑞云观乡,地处怀来与北京昌平交界处,与长峪城、白羊城并称北京边关三城。它是一座石头城,有新修的城门和城墙,古城内北侧有一北门瓮城遗址,镇边城西南是巍峨秀挺的笔架山。山北属怀来,山南就是北京,可见当年镇守边城扼守京畿的重要性。这个古城依然是村民居住的原生态值得一看。

双营堡——延庆城东。这是一座军堡,体积较小,也有人说它应是一座躲避兵祸的“民堡”。双营古城平面为簸箕形,城墙为夯土筑就。现有一条主街,贯穿东西两城门。值得看的是,现在双营城西约270米处,有一墩台遗址。外包城砖已无,约20米见方,残高8米,四周有围墙,占地约150多平方米。传说内部有隧道与双营城相连。明朝作战它们成犄角之势可互为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