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只有忠心,其他能力一般,史可法是东林党人,对福王有天生的厌恶,拖拖拉拉的,结果反而被马世英抢先拥立福王(在史可法看来相当于阉党复辟)。史可法又想远出前线躲避争吵(实际上史可法不会打仗,唯一的指挥是让江北自行抗清,结果又内讧)。

内部东林党不服气了,召唤左良玉勤王,左良玉正好军队没粮,被清军击败。史可法是因为立场原因非常犹豫,最后使得所谓的阉党复辟,党争害人,犹豫不决就是史可法最大的性格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可法除了气节令人佩服外,其它都是满满的槽点。史在政治斗争、军事部署各方面都出现了极其重大的失误。在拥立桂王问题上,史可法也是被马士英暗算的。东林希望拥立潞王,但史可法觉得不靠谱,于是去找马士英商量。

马士英和他都觉得立桂王比较靠谱。随后马士英又突然反水,拥立福王。其实到此为止,史可法也不算输,因为马士英代表武装力量拥立福王,而史可法是代表文官力量支持福王的。但马士英举报史可法曾说福王不可立,于是福王对史可法有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说法,因为史可法只是转述高弘图的意见。但史可法此时已经没法反驳了。但到此为止,史可法依然在中央,在内阁。

随后设置四镇的时候,马士英得到机会,逼迫史可法督师江北,史可法才离开中央。马士英能得势,是因为他带领武将拥立福王,这个地位是史可法无法代替的。史可法虽然是兵部尚书,但四镇均为马士英部下。所以福王登基后,马士英一定会是得势者之一,史可法一定会被马士英排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可法死的光荣,但是辜负了国家。史可法是什么人,堂堂督师扬州的阁部大学士,往大了说身系南明整个朝廷和千万人口的安危,往小了说也背负了扬州城十数万军民的身家性命,就不能用普通人的标准来衡量他。

十几万军民殉国不是不行,但要死的有价值,像阎应元这样奋战不屈大量杀伤敌军才可谓有价值,而扬州城一日即破、百姓白白被屠杀,价值何在?我抨击的不是史可法的气节,而是他丝毫不为守城做出努力的行为,让十几万军民死的毫无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定国是真有本事,李定国强于战术短于战略,两撅名王的时候,虽然获得了大胜。但为了引诱尼堪,放弃了湖南大部分地区,减少了自己的战略纵深。所以李定国总是仗能打赢,地盘却越打越少。据说他经营地盘的本事不如孙可望。如果二人一个搞军事,一个搞内政就大有可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可望能力挺强的,西南云贵那点地方能让他养出精兵数十万,但是他的行政模式只有他一个人能操作得过来,太精细了。他要是能有的自觉性坐镇后方,永历皇帝其实挺稳的。毕竟孙可望号称一堵墙,靠的就是自己的运作让敌人打无从可打。

然后李定国他们再分别出击,未尝不能稳定收复湖广,进取东南汇合朱成功。可惜的就是他们先是因权而兄弟内讧,后李定国两阙名王,孙可望嫉妒李定国功绩和名声,非得要在军事上和李定国争个长短。孙可望投了以后,他料定李定国无法主持西南政事,果不其然李定国接手后一顿操作西南全部崩溃,孙可望旧部北上投了孙可望,李定国就此彻底完蛋。

可惜了孙可望与李定国之间的矛盾冲突了,本来孙可望治理云南与李定国的领兵作战可以相辅相成的,但一来孙可望权力欲太强,二来他作战水平实在不咋地,结果也就只能二王内讧,南明倾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明抗满战争的失败更多源于分裂,不同阶层间的斗争,不同利益群体间的敌对,新时代反帝制思想与传统忠君爱国思想的碰撞。在外部面临着汉奸与满人的侵略时,内部陷入巨大的分裂。这种分裂在崇祯后期爆发,在南明步入歇斯底里,不可收拾。

如果说还能保有西南一隅和两湖,那么中华光复至少还可以直接延续,就如同六朝到隋唐,然而全境的丢失使得后来“光复中华”举步维艰。回归李定国的话题,现如今即便是所谓的“团结”,李定国郑成功这些依旧是中国人的民族英雄,是反抗侵略保卫中华的先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明缺少正统的皇位继承人,所以一直争斗不休,内讧不断。如果当时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的嫡长子太子朱慈烺能够逃到南京的话,也就根本不会有什么派系之争,因为朱慈烺他是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的嫡长子,是太子。崇祯帝驾崩后,他就是最合法的皇位继承人。太子失陷,整出个南北太子案,拥兵自重的江北四镇和南京朝廷为了该拥立福王还是潞王吵成了一锅粥,两边直接搞对抗。

江北四镇的名义领导马士元与南京争权,但他节制不住四镇兵马,四镇之一的高杰和黄得功一直互相攻伐争夺扬州,高杰后来意图北伐被部下刺杀,黄得功直接攻打高杰甚至威逼南京朝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楚两党斗,李成栋降明直接拉人打李成栋抢地盘,李成栋战死以后吴党进驻梧州直接捕杀楚党,甚至拉拢顺军旧部想杀李元胤。转进西南了,李定国和孙可望谁都不服谁,两个人互相斗,李定国想拉郑成功合作,郑不理,到孙可望投敌之后,李定国打压蜀系和川系,几个派系之间继续斗。

到最后转进缅甸,山穷水尽了,大臣们还在想着弹劾主政的沐天波继续斗。南宋是一个整合的国家整体,南明是多个流亡政权的集合,整个国家不是铁板一块,除却南明,当时还有李自成大顺,张献忠大西,摇黄军等势力,在当时的节义观下,这些势力都是南明的敌人,同时也互相为敌。

南明的历史就是一部内斗史,朝堂混乱,党争不断,军阀当道,文武不和,吏治腐败,贯穿了南明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