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其实慈禧早就想搞掉恭亲王奕訢了。这一次不过是时机成熟,借题发挥而已。
恭亲王奕訢也是晚清时期的一个名人。他是道光的第六个皇子,因为自幼聪慧,早年也是立储的热门人选之一,是奕詝(也就是后来的咸丰)的一大劲敌。就能力来说,道光其实更欣赏奕訢。不过后来奕詝在老师杜受田的授意下,“藏拙示孝”,以仁孝之心博取了道光的好感,奕訢才落选。
奕詝成为皇帝以后,奕訢一直郁郁不得志。直到奕詝死后,奕訢和慈安、慈禧两太后联手发动辛酉政变,将咸丰任命的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尽数捕杀。政变后慈安、慈禧垂帘听政,而奕訢被封为议政王、军机处领班大臣,总揽清政府的内政外交,一时权势赫赫。
应该说奕訢的能力确实比他哥哥咸丰强得多,而且勇于任事。
他主政期间,一方面重用被咸丰猜忌的曾国藩和其他汉大臣,成功地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一方面则开展了洋务运动,建立总理衙门,积极改善和西方关系,并开设同文馆和西式学堂,学习西方技术,引进西式枪炮,创办近代工业。在奕訢的努力下,清朝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力,缓解了西方对自身的侵略,形成了“同光中兴”的局面。
从这点来说,道光当初选择了奕詝为储君确实可能是一大失误,要是由他取代咸丰,那么晚清的局面可能会好看一些。
然而慈禧选择联合奕訢发动政变可不是为了让奕訢掌控时局,也不是为了清朝能更好。她是一个权力欲很强的人,发动政变根本目的是想自己控制清政府大权。所以奕訢能力太强反而不是一件好事,慈禧一直希望把他铲除,换成一个听自己话的人。
在同治四年三月,慈禧以御史蔡寿祺弹劾恭亲王妄自尊大为由,亲自写了一份懿旨,革去奕訢议政王、军机大臣和所有兼职。然而此事却遭到了全体军机大臣和王公贵族的反对,慈禧最后只能收回成命,只是免去了奕訢议政王的头衔。
同治十三年七月,因为奕訢反对重修圆明园,慈禧再次唆使同治免去奕訢所有本兼各职。结果和上次一样,其他军机大臣再次联名反对,同治也只能表示金口玉言有时候也做不得数,再次撤回成命。
但是慈禧两次罢免奕訢失败,很大一个原因是慈安对奕訢比较欣赏,一直对他予以支持。慈安毕竟是正牌皇太后,慈禧不得不加以顾忌。
到了光绪七年,慈安太后突然去世。两宫垂帘变成了慈禧独掌宫中大权。而另一方面光绪继位以后,醇亲王的地位逐步上升,在朝中也有了一定的势力。而醇亲王又紧靠慈禧,这么一来在朝堂上奕訢也无法再像以前那样掌控全局。
因此自此以后,慈禧已经逐步掌握了主动权。不过之前两次失败也让慈禧明白做事不能操之过急,所以她一直在等待机会。到了中法战争时,战局的不利让慈禧终于有了一个好机会,最终借着清流的一纸弹劾将奕訢和整个军机处一起开革,自己独揽了大权。
奕訢此后在家赋闲十年,直到甲午战争时期,因为局势危及,慈禧才再次起用奕訢,让他主持大局。不过此时朝堂之中都是慈禧的心腹,奕訢自知慈禧此举只是做做样子而已,并非真的放权,所以一改以往雷厉风行的作风,采取了敷衍的态度,再无任何建树。
从这点来说,奕訢可比光绪聪明多了,所以最终得以善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