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元宝是大清光绪年间流通的大面值货币之首,是我国首批引进海外技术的流通货币,对于现今也蕴藏了一定历史意义。它在钱币收藏市场中知名度极大,被誉为中国近代机制币中的十大名誉品之一,是钱币中的精品。光绪元宝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货物交换的媒介,还是光绪年间社会现状和经济情况的承载体,为此,惹得众多藏家纷涌而至,无疑成为了藏家们和投资者积极追寻的目标。
随着钱币收藏队伍的不断壮大,受价值规律影响,光绪元宝价值必然直线上升,随时间推移,增值潜力也越来越大,其收藏价值难以估量。但收藏时必定要留意,并非所有的钱币都是越来越值钱,要提高鉴赏知识,提防赝品,下面为大家总结了光绪元宝的真假鉴定方法。
光绪元宝真伪鉴别:
看齿边
光绪元宝在铸压后还需在滚边机上滚齿,所以—般情况下,真品的齿边清晰、整齐均匀,齿孔深峻。而现代高仿的机铸币;用高倍放大镜看,其边齿因压力不足,金属分子之间的紧密度差,齿背有絮状起伏,在放大镜灯光作用下反光,但这种光是散光,亮点大而不集中,齿壁棱角成硬角,边齿宽窄度大体一致,十分规整没有自然礚碰刮痕。
看包浆
光绪元宝在使用过程中,长时间与空气接触,从而在表面形成的一层氧化层。就是人们常说的包浆。包浆主要有浅黑色、浅灰色、浅橙色和粟壳色。真币的包浆是长年累月形成的,十分自然。而赝品的包浆由于是人为加上去的,则比较生硬。辨认包浆是识别光绪元宝的有效方法。
看外形
真光绪元宝采用压力适度的冲压,将光绪元宝冷压成各种文字、图案、花纹,其色泽光鲜自然,纹饰深浅适度,边缘线条粗细均匀,间距也疏密一致。人像、发丝、胡须、穗芒等细微之处清晰有度,毫不杂乱。假光绪元宝文字软弱无力,粗细不匀,有的模糊不清。
辩成色
民间有“银子发白眼睛发黑”之说,就是说真币越擦越白,晶莹锃亮,表里一致,反之一擦就发黑,或灰白,或镀银所作,有一种浮躁感。
无论是浇铸、还是开模后冲压,翻砂阶段唯 一变化的只是材料配比上,早期采用黄铜翻砂,假币颜色非常容易区分,后来变化为铅锡、白铜、合金、真银等,目的都是使假币成色更接近真币,现在最常见的就是白铜翻砂版的假币,这种假币非常容易区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眼假,或者低仿假币。
目前市场上的批量伪造光绪元宝,更多采用铜镍等合金铸造而成,外表苍白,钱币表面没有真光绪元宝的"润泽"。光绪元宝把玩中出现的所谓"润泽"这是从钱币底里渗透出来的,不是经验老道的藏家是很难感受的,或者说,这需要功力。
还有一些光绪元宝是用铜、铅、锡等金属铸造的,这种以铜为主,外面镀银的假钱,其特点是版图粗糙,敲击声音尖短,而量偏轻;磨掉表面银色多呈现微黄,质量为25克左右。还有用锡、铝铸造的光绪元宝,则图案模糊,质软无弹力,声音低沉。将银色磨去,锡质的青灰色;铝质的为青黑色,质量均在20克左右。这些光绪元宝一般是比较好识别的。
假光绪元宝或钢铁做胚、或铜铅做胚、或铝锡做胚,或金属粉末水泥合成做胚,其色度偏暗,无光泽。假光绪元宝用火烧后便“丑相”百出,有开裂的、变形的、散化的,真光绪元宝火烧不变形、不变音,清洁后洁白有亮光。假光绪元宝清洁后泛黄、泛青、泛黑或泛灰。区分银质是收藏光绪元宝的条件。
听音辨伪
用两枚光绪元宝互相轻轻的撞击,声音清韵柔和的就有可能就是真光绪元宝。声音尖高的是钢铁做的,声音嘶哑的是铜锡合金,声音沉闷的是“银包铜夹馅”,无声的可能是金属粉末水泥合成。解放前的钱庄都有鉴定师,用右手拿几十个光绪元宝,向下45°斜滑至左手,听其碰撞发出的声音,就可以迅速识别出假币。
听声音,需要有较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够掌握。现在有些假光绪元宝敲击后的声音比真光绪元宝还好听。而真光绪元宝的敲击的声音并不是特别悦耳的。
重量辨伪
清末龙洋和民国流通光绪元宝,主币重量绝大多数为旧制七钱二分,每钱约合3.7克。
“库平”系清政 府征税所用量衡标准,1908年清政 府规定库平一两等于37.301克;“足纹”乃清政 府法定标准成色,其含银量为93.5%。
“关平”为近代中国海关收税量衡标准,关平一两约合37.799克。
“漕平”为清政 府光绪二十六年以后采用征收东南各省漕粮所用量衡标准,一两约合36.65克。
“湘平”是晚清及民国前期湖南及新疆量衡标准,一两约合36.13克。
“厂平”是清代吉林省所用量衡标准,一两约合35.86克;1933年民国政 府公布《银本币铸造条例》规定,每枚光绪元宝重量为26.697克。
真光绪元宝每枚重量在26.5克~26.7克之间都为正常。假币的重量非重即轻,很难与真币重量一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