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响应党和国家倡导的“文化自信”,传承客家文化,宣扬饶北乡土新风采,广东饶平客属海外联谊会组织“饶客风采”征文比赛活动,本次征文比赛的总顾问为:詹伯慧教授邓开颂教授余思伟教授。本公众号开辟专栏刊登优秀来稿。《诗和饶北故乡》是余思伟教授为《饶北文学》诗集所撰写的序文(饶北文学》诗集已确定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即将发行),文中有道:诗和饶北故乡,却是本诗集最浓烈的情结......诗集如饶北山峦上的野花绽放,带着故乡泥土的芬芳。乡情是为神韵,愿“饶客风采”征文比赛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作品 也能为故乡的山峦点缀上花儿朵朵。

中国是诗的国度。

从最古老的《诗经》,到繁星璀璨的唐诗宋词,这些古典诗词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皇冠上的明珠,永远闪烁着瑰丽的光芒。

广东潮州自古以来就有“海滨邹鲁"的美誉,重文崇教,蔚然成风。饶平北部(简称饶北),峰峦逶迤,草木葳蕤;山村炊烟,茶园山歌;……与饱经沧桑的客家土楼,横卧山冈的古老龙窑,构成了饶北特有的风景画。

饶北自古以来,人文荟萃。将历史的眼光回眸到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蓦然发现,饶北一座三百多年历史的客家土楼——八角楼,从清代雍正到道光的百余年间,赫然涌现出九名进士。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九面旌旗列阵宗祠前小广场,何等壮观。纵观整个潮汕大地,也绝无仅有。物宝天华,英才辈出,不胜枚举。

海德格尔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中国传统的宗祠文化,血脉相传,饶北每个姓氏宗祠都有一首世代传颂的族歌。乡土、乡亲、乡情、乡愁……交织成血浓于水的故乡咏叹调。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余光中)

闲暇时分,偶尔品读被誉为中国“一代词宗”乡贤前辈詹安泰教授(原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的诗词,倍感亲切。他出生在饶北新丰润丰楼(又称楼子),先生小时离乡,待两鬓霜白,最难以忘怀的是儿时的记忆,他《怀潮中故归》的长诗中写道:

我本鄙人家山乡,

左右回溪面横塘。

秋风时飘连树叶,

白鹇每起搏山冈。

笑呼逐逐邻童子,

捕雀上树鱼入水。

斋中瓷缸养红鲤,

鸟笼百十排廊尾。

从饶北走出的詹安泰、詹伯慧(原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父子是饮誉当代文坛的“双星座“。我曾为我弟创作的“润丰楼”水墨画上题写:“客家围屋润丰楼,人文精神最丰厚。俊彦英才竞辈出,文学双杰誉金瓯。”这样的文学泰斗、诗词大家对饶北人文的薪火相传和培养后学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人文精神是浸润培育出来的,唐人皮日休《读书》诗云:“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学校的启蒙诵读和老师的言传身教,才能孕育出一代代新人。令人景仰的已故詹顺之老校长,文字功底深厚,善写古体诗楹联,凝炼精粹,对饶北后学很有启迪。退休的张勇校长,出身于书香世家,博学多才,小说、诗歌等颇有建树,对学生起垂范作用。詹泉洲老师文学功力深邃,诗词学养丰厚,热衷家乡的文化事业,有一定的影响力。詹泉洲、刘辉光、张灵芝、张伟烈、刘秋彬、詹楠琪、邱建明、邱非非、詹舒云、刘小慧、詹饶、刘婵娟等编委,与饶北乡亲一起努力,促成了《饶北文学》第一辑的结集。

阅完诗稿,“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情景油然而生,浅吟低唱,飘逸神妙,诗意情怀,物语华章,……令人神思飞扬。

本诗集是饶北诗人的群体风采,他们有些在家乡,有些在他乡(广州深圳等地),或是国家级作协会员(如詹海林等),或是省市级作协会员(如詹雪征),或是省市诗词学会的会员(如张灵芝等),或是诗词专家(如刘辉光、张伟烈、詹继武、詹楠琪、邱非非等),或是国家楹联学会的会员(如邱建明等),或是饶平客家山歌专家(如刘秋彬等),还有一大批学养深厚的诗人如詹敬川、刘少颍、杨素娟、刘西元、詹益镇、李训校、刘兴响、张爱芳、刘婵娟等,很多人都活跃在当今诗坛上,拥有众多的粉丝。高起点决定了本诗集的高水平,在当今中国诗坛上应有一席之地。

诗和远方,是当代年轻人憧憬的理念。诗和饶北故乡,却是本诗集最浓烈的情结。

最纯真的是儿时的记忆,最引发情感的是家乡的景物,最深切的思念是故乡的乡愁,……这一切,在本诗集如饶北山峦上的野花绽放,带着故乡泥土的芬芳。

本文在此撷取部分吟诵饶北故乡的诗句:儿时饶北小村庄,农户烧柴饭菜香,屋顶微风烟袅袅,天边落日霭茫茫。(《炊烟晚景》)/云浅小鱼游,潆潆澹澹流,莓苔临水绿,稚子晚垂钩。(《故乡小溪》)/一泓玉井思遗泽,万载蟾华映古风。(《石井八角怀古》)/长条石板接东西,对镜淸清是小溪。(《石桥》)/愁绪心怀何故起,皆因画境似吾乡。(《陇上行》)/简简农家院,铮铮古曲音。(《山歌琴韵》)/摇来灯影香吹袖,吟罢兰烟月满池。(《春幽》)/弦歌亘代崇文址,皓月长存照故边。(《烟雨文明塔咏怀》)/捣衣少女飘歌脆,戏浪顽童击水稠。(《儿时饶溪》)/户户炊烟歌盛世,家家鹅鸭笑骄阳。(《忆饶北夏日农家》)/东边澹荡山歌醉,西侧婆娑野舞翩。(《醉乡美》)……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一代开国领袖常梦回故乡,三十二年后重返韶山,与乡亲父老畅叙,夜阑人静,抚今追昔,感而赋诗。对故乡的眷恋,对故乡的情怀,是诗人灵魂深处迸发出最真实的最纯朴的情感。

故乡的一景一物,让游子倍感亲切,如以“牛"为题材的诗词中,各有态度,各领风骚;拽沉红日钩星月,青草充饥再闯关。(《开荒牛》)/尾若鞭条自不闲,角如犁轭也弯弯。(《耕牛》)/立头小鸟鸣声急,浮水刍牛角慢摇。(《夏日即景之浴牛》)/几处晚纱斜照起,牧童横笛踏歌归。(《烟》)/不见溪桥归牧笛,哞哞唯有暮声牵。(《牧归》)/漫山浅草有童伴,一生憨诚乐睟颜。(《咏牛》)……

牧童骑牛最富田园诗意,但耕牛拉犁是最艰苦的农作。不由眼前浮现唐代韩滉传世名画《五牛图》,五牛工笔写生,逼真传神,寄托着宰相韩滉对农耕的关注。当代大画家李可染最善写牛,将画室称为“师牛堂",他从牛的习性中领悟到中华的民族品格和民族气魄。

饶北有名山一一西岩山,高耸入云端;名山出名茶一一单丛茶,清香沁心脾。潮汕人又以善品茶遐迩闻名。本诗集中咏茶诗历历在目:云掩千山界,风清万里埃,隔山闻笑语,半壁挹春采。(《西岩采茶》)/心中若有乾坤位,饮到凉时已入禅。(《凤凰山茶》)幽幽翡翠翻春浪,遍野芬芳醉落霞。(《春茶》)/傲骨紅炉清水煮,香流庭院醉千家。(《咏茶》)/幽幽生石罅,漱玉隐輋枰。(《单枞》)

中国是茶的故乡,早在五千年前的神农时代,国人就发现并开始吃茶,至今饶北人饮茶仍叫做吃茶,保留了最古老的民风。潮人喝功夫茶颇有讲究,“关羽巡域观四周,韩信点兵才尽用。”(《功夫茶中见功夫》)哈哈,兵法融进茶道中,玄妙乎?古榕树下,小溪潺潺,月色如霜,“红炉焙煮梅中雪,半斝春茶半醉仙。”(《春茶》)岁月静好,快意人生。

本诗集清风徐来,异彩纷呈,佳句连连,因篇幅所限,难以一一列举。

赋盛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混合体,曹植的《洛神赋》堪称千古一绝。本诗集中《饶北烟赋》是扛鼎之作,“古松森寂似龙吟,山下烟云一片金。”时而大气磅礴,时而和风细雨;时而气象万千,时而烟岚梦幻;……跌宕起伏,掷地有声。美哉壮哉,击节拍好!“烟峦连天接苍穹,似断若连画一幅。”这是最壮美的饶北烟云山水画卷。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如此赞美诗仙。可知否?没有大唐盛世,怎有“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气吞山河之豪迈,盛世出华章。本诗集的压轴是诗史式的《七一颂》,诗人以四字长诗,饱蘸激情,讴歌伟大的党走过的苦难辉煌,“壮哉中华,壮哉我党”,气势如虹。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的复兴,中国梦圆时分。讴歌盛世,盛世迭出华章。

诗言志,诗传情,诗是心扉的倾诉,诗是灵魂的升华。

人间有味是清欢。

(文中配图均为饶北实景,本文使用均已取得作者同意,图片版权均属于原作者,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