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响应党和国家倡导的“文化自信”,传承客家文化,宣扬饶北乡土新风采,广东饶平客属海外联谊会组织“饶客风采”征文比赛活动,本次征文比赛的总顾问为:詹伯慧教授邓开颂教授余思伟教授。本公众号的“饶北风采”专栏将定期刊登部分来稿,全体作品稿件在前期的刊登与否并不影响该作品稿件在二〇二一年三月底的最终评比结果,欢迎饶北乡亲来稿。

“六尺巷”的典故源于清康熙年间张家与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

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话说我的家乡饶平县上饶镇康贝村,自懂事起就已经有条长达约三十米的下楼巷了。长大了,从乡里族谱或多或少可以了解到:下楼巷的存在起码有二百多年的悠久历史。

忘不了小时候,那是一次雨天,坐在父亲单车的前档,我被盖在雨衣里面。骑过下楼巷,估计是让石头绊着了前轮,一个踉跄,我们父子俩一头扎进了巷沟。一身的脏水,外带身上的创伤,那个狼狈、那种疼痛,久久难以忘怀。

忘不了小时候,一直走着下楼巷,要路过住在巷口的“大鲩肚”叔家门口,里面不通风,灯光幽暗,印象极其深刻。

忘不了小时候,走过下楼巷,总会见到月娇姑,佝偻着身子,似笑非笑地呆站在巷口,总感觉样子很吓人。不懂事的我,经常拿起石头,毫不留情地朝着她用力扔去。长大了,才觉内疚,实在太不应该,按辈分,应该实实在在地称她为“月娇姑”的。

忘不了上初中时,骑着自行车从下楼巷走过,崎岖的石头路,颠簸的很厉害。每一次路过,都要提起十二分精神,总怕会有闪失、总怕会有意外。

长大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春风长大的,农村生活有了变化。不知是哪一年,也不知是哪些长辈领的头,估摸着是奖义公这些人吧,是他们率着大家,将上楼一路进行水泥硬化,同时也跟四角楼各位业主进行协商,狭窄难走的下楼巷有了一些的变化,变得宽阔许多。尽管对于小车通行来说,不是那么令人惬意,走得还是胆战心惊。但已经非常不错了,小汽车能通行了。

长大了,出门在外,经常会听到一些外乡朋友提起,“哦!你是坑背洋的啊?”我的车就是在那里刮的。有名有姓,一个是饶洋的有名乡贤邱某南,去奇安哥屋下作客,刮了奔驰;一个是新丰沈屋热心公益的沈某建,去欢如叔屋下作客,刮了路虎;还有一次,是我开车,拉着东光叔和他茂芝的一个同学,到强哥屋下,刚走到下落子路段,他便嚷嚷着要下车走路。我安慰他说:“车,我都敢开,你难道连坐都不敢吗?相信我的车技吧!”最终,从强哥家里离开的时候,他硬是自己步行到村外的。

长大了,回乡次数多了,总以为村里的路很熟悉,车也开得悠哉。可偏偏因为大意,我的车右后侧,就是在下楼巷让刻上了印记,一共是两次,至今疤痕还在。于是乎,从大路巷过上楼,走路或者骑摩托的次数变多了,因为教训深刻。

这两年,听好几个梓叔在感叹乡里的路难走,其中包括下楼巷。从他们的话语中,也许期望我能挺身而出,尝试着去改变。每一次,我都是用沉默来回答梓叔提出的期望,因为我也怕,怕去趟这个浑水,怕碰了一鼻子的灰。

就在今年,二〇一九还没过几天,当我还在感受大马路玉兰前路口扩大的喜悦中的时候,却又惊喜地听闻下楼巷破土拓宽了。

这可能吗?绝对不可能,我一点都不相信明辉在电话中告诉我的喜讯。当我从上楼群的相片看到破土现场照片的时候,我又不相信起自己的眼睛了。

我总以为,下楼巷牵扯着近十户的业主,在乡亲“寸土寸金、让地割心”、“守住祖业等于孝德”以及“别人都不让,凭啥让我先”等思想意识的作祟下,要让乡亲主动让出一米宽的老屋,那是何等的不容易!

在杨电灯、杨焕标、杨焕南、杨巨、杨伟强、杨明辉、杨惠泳、杨焕锡、杨更光、杨焕敬、杨香港、杨建东(排名不分先后)等梓叔的努力下,不可能的事情已经变成了可能,不容易的事情已经变成了事实。

当听到这样的消息后,在贵州参加扶贫工作的强哥立马作诗一首:

赞拓宽下楼巷

仁义礼让树榜样,胸阔怀广德无量。

从此小道换康庄,路畅财通业更旺。

长者感动泪汪汪,下代蹦跳喜洋洋。

亲人回家心宽敞,外乡知晓多赞赏。

上楼本乃好地方,人杰地灵响当当。

和睦团结人心聚,友爱互助高风尚。

积极响应党中央,振兴乡村众所望。

同心同德建家园,福喜盈门纳四方。

也有另位外出才女杨慧玉看后心头欢喜,跟着也来一首:

壁里斑驳说百年,通幽古巷换新颜。

待期春暖花开日,衣锦香车返故园。

是的,就如强哥所说,应该感谢“仁义礼让”的业主杨奇丁、杨奇坤、杨会明、杨奇台、杨惠、杨奇才、杨焕常、蓝爱珍(两间)等八位乡亲梓叔(排名不分先后),咱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是他们仁义的心胸和无量的功德,让乡里的幽幽小巷变成了康庄大道。路畅通了,乡亲的思路也通了,财路自然也通了。

是的,下楼巷扩宽了,咱们当代的人一定会感动得眼眶湿润,这一点都不夸张;咱们后代子孙也会感恩戴德、感谢祖辈、发扬光大;外出谋生的梓叔回到家乡,心情也会变得更好;业主们的义举,让“六尺巷”的典故在饶北得以复制,这一定会引来众多饶北乡亲的大拇指。

没错,康贝村本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咱们人心团结了、凝聚了,友爱互助的风尚流行了,乡里岂有不发展的道理?

真没错,当下,国家拨付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农村改变村容村貌。但是,前提必须是你乡里得有地方可以建设呀!否则的话,那钱也不会白分给大家的。没地方建设,那就对不起了,一分钱你也休想要。

饶平县上饶镇康贝村(坑背洋)八位梓叔“六尺巷”的新典故,在乡里引起很大反响。当大家了解到“每间房子只是象征性地补偿几千元补偿金”的时候,纷纷自发慷慨解囊。于是,“好人好事”瞬间传染......

(文中配图均为编者向本文作者索要的文中场景图片,图片版权均属于原作者,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