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凡

我的童年是不幸的,因为父亲重男轻女,而我是个女孩。当我冲破千军万马考上了重点高中,父亲却没有感到一丝丝的骄傲,反而不想让我再继续念了。

他说,一个小丫头片子读那么多书有啥用?最后是母亲力排众议,才让我读完了大学。

在我印象中,父亲好像总是在忙碌,在上班。就算下班回家,也总是会因琐事和母亲没完没了地吵架。

我跟哥哥们也总爱吵架,事后,父亲总爱骂我一句“小丫头片子”。我小时候不喜欢跟父亲撒娇,也不喜欢被父亲抱,更害怕他吼我。我不喜欢父亲,感觉父亲也不喜欢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两袖清风的父亲

在上个世纪物质匮乏的七十年代,我们家里有五个孩子,两位老人,一家九口人,只靠父亲一个人上班挣钱,生活的拮据可想而知。我们经常是吃不饱,穿不暖,小时候穿的都是哥哥们穿小了的衣服。

当时父亲在一个国企当会计。那时大家的工资都很低,但是每天与钱打交道的父亲却从来不会乱动单位的一分钱,每笔账都记得清清楚楚、分毫不差。

有些人夸父亲脑子聪明,算账从来不会出差错;也有些人笑父亲太傻,守着“金山”都能饿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次又到了我们开学交学费的时候,家里真的就要揭不开锅了。这时候母亲就试探着问父亲:要不,你用单位的钱先垫上,回头开资了咱再还上?

没想到父亲突然两眼一瞪,斩钉截铁地说:那可不行!单位的钱是公家的钱,一分钱也不能动!

最后母亲只好委屈地含着眼泪,东家借一点,西家挪一点,才算凑够了我们上学的学费。

当时我们这些孩子心里都很生气,认为父亲死心眼。我们没办法理解,只是暂时借用一下,又不是不还了,也没有别人知道,为什么父亲就不能通融一下呢?

不知道我们五个孩子是怎样稀里糊涂就长大了,感觉谁都没有借着父亲一点光。可是别看父亲对家里人“六亲不认”,对外面的人却是出奇的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父亲朋友圈里的好人缘

有一年大过年的,邻居突然慌慌张张地跑我家来借钱,母亲有些不悦,因为我们这里有个风俗,过年一般不借给别人钱,因为会让自己在这一年里“破财”,不吉利。

可是当父亲听说,邻居家的奶奶突然患了急病,家人想要送她去医院,手上却没有钱的时候,他竟然连问都没问,母亲二话没说直接就答应了。

我们家也不宽裕,过年连新头绳都没有给我买,母亲是个家庭妇女,虽然是万分不情愿,但毕竟是父亲说了算,最后父亲把家里所有的钱都借给了邻居。

父亲跟我们说,远亲不如近邻,这是救命用钱,我们不帮谁帮啊?

可是我们心里还是对他有些埋怨的:大过年的,把钱借了出去,多不吉利啊!

其实,不止是邻居,还有朋友、同事,只要是周围谁家有什么困难了,凡是父亲能帮上忙的,就算不找他,他知道了也会主动去帮助人家。

周围所有人一提起父亲,都会竖起大拇指说:好人!然而好人缘的父亲在我眼里却是最不值一提的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我和父亲的故事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哪一瞬间你突然理解了父亲的难处?其中一个高赞的回答是:当父亲在我面前变得卑微的时候。

大四那年,我准备考研究生。中秋节回家的时候,晚饭席间,从来不让我喝酒的父亲,主动给我倒了一杯啤酒。

我惊讶地看着父亲,没有说话,我知道父亲有话要说,于是默默接下酒杯。碰杯后,父亲轻轻地将酒杯放在桌上,抽动了几下嘴角,却迟迟没有说话。

我忍不住先开口问道:“爸,您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

“没啥,就是……”一向雷厉风行大嗓门的父亲,语气忽然变得低沉了许多。

“爸,您有啥事就直说呗,怎么吞吞吐吐的?我也长大了,可以帮您分担了!说吧!”

又过了好一会儿,父亲终于开口了:“我想和你商量一下,要不,咱就先不念研究生了吧?你看行不行?你哥哥们都要结婚了,哪都需要钱,父母实在没能力供你了……”

“不想供我上学就不供了呗!这还用给我商量什么呀?”我强挤出一丝笑容,眼泪却在眼眶直打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天,我就借口学校有事,提前离开了。坐到车上,泪水就不争气地流了下来。我暗暗发誓:等我以后上班赚钱了,一定把攒钱把这些年的学费全还给父亲!

回校后我打消了考研的念头,想找个实习单位,毕业后上班先能养活自己再说。大概一个月后,我接到了一笔汇款,是父亲汇来的。我看到上面还特意写着三个字:对不起!

瞬间泪目!那个蛮横、严厉、自以为是的父亲,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卑微了?居然还会说“对不起”?我装作没看见那三个字,然后打电话告诉母亲:我不考研了,我找到工作了。

过年的时候回家才知道,父亲得了胃癌,已经到了晚期,他拒绝了一切治疗,他说要把钱留着给我读研……

这个从来没有说过爱我,总是爱骂我“小丫头片子”的父亲,居然要将他的救命钱拿来供我读书?

那一刻,所有的倔强,所有的抱怨,都在我心里崩塌了!我体会到了即将失去父亲的那种痛彻心扉的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亲的严厉和“不顾家”曾经让我觉得不近人情。从小我就怕他、敬他,却又莫名的怨他。因他总是将单位分的一些好东西先送给别人家,挑剩下的才给我们孩子吃。

我有一个同学的父亲在屠宰场上班,他每天都可以吃到猪肉,满嘴流油,看得我们直咽口水,可是我的父亲天天摆弄钱,我们家却穷得叮当响。

长大以后,才慢慢明白了父亲的苦心和难处。原来,那些年父母天天吵架,不是因为感情不好,而是因为怎样算计那点工资,都不够家里这么多人的开销而烦恼。

所以才会不是我的头绳没买,就是哥哥的练习册没买,不是东家借、西家赊,就是家里饥一顿、饱一顿的……

可是,就算生活再艰难,父亲也从没占过公家一点便宜,这是他做人的原则。他说,什么时候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拿任何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他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孩子们,这么多年来,父亲的做人原则也成了我们家所有孩子的做人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请回答1988》中父亲对女儿说:

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我的女儿啊,稍微体谅一下吧!

我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男人,也是一个平凡的爸爸,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将我们养大,他不会说豪言壮语,也不懂温柔体贴,但是,他一直在笨拙、竭尽全力地爱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