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或许还记得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里的那位红衣犹太小女孩,这部黑白电影将唯一的色彩特写给了她。其在灰暗阴郁的犹太难民中格外凸显,将这场战争下种族屠杀的残酷对比的触目惊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儿童历来是电影里用来展现反战主题的重要元素之一,原因在于他们自身的纯洁无瑕和人畜无害,置于战争中极容易让人反思后者的正确性。而在《辛德勒的名单》里,这位红衣小女孩最后的命运也是让人垂泪,上一秒还在跟随难民的队伍步履蹒跚,下一秒,这抹红色便出现在了运尸车上。

可见,当年德国法西斯已然完全泯灭人性,对这般小女孩都不放过。其实,但凡是法西斯,都是如此。还有当年东亚地区的日本,死在他们屠刀下的中国孩子,同样也不在少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日军不止对我国儿童痛下杀手,甚至连孕妇肚子里的孩子也不放过。这样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这里笔者就不再赘述。而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是,抗战时期,我国又是如何对待那些困在战争中的日本儿童的呢?这里,笔者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从中便能窥见一二。

时间来到1940年夏天,趁着雨季到来前,我国华北地区的抗日军队开始对日军发起攻击。8月20日夜晚,我军趁黑对河北井陉县的日军铁路发动突袭,戍守的日军猝不及防,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几乎全被消灭殆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战争结束,天亮后清理战场时,我军在日军尸体中发现了2个日本小女孩,一个不到1岁,1个仅5岁左右。显然,她们的亲人在这场战役中被我军击毙。面对这两个无家可归的日本孤儿,在场的战士们犯了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几名战士一经商量,将她们俩带回了晋察冀军区总部,看看长官们如何安排。而当时的总部司令聂荣臻见状,马上专门安排了保姆来照顾这两个孩子。同时,还通过公开电报致电日军指挥部,表明了我军的人道主义立场,最后将孩子送归给了日军司令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深明大义的人道主义行为,也就只有宅心仁厚的我军才能做得出来了。多年后,据当年护送小女孩回日军司令部的战士张进描述。当时我军不仅将小女孩送回了日方,还附带赠与了对方一封信。

信里内容如下“我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必当与野蛮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难看出,即便在屠戮我们无数同胞的侵略者面前,我军依然保持了相应的礼貌和克制,还积极劝诫日军悔悟,这封信无疑是近代外交函件中的上乘之作。以至于后来被翻译成日语时,还让日本司令部上下相当脸红,十分敬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当年那两位被送回日军司令部的小女孩,在长大后也成了积极推动中日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当年那个大一点的叫美穗子,小一点的则是她的妹妹。战争结束20多年后,她俩还特意再次来到中国,向当年救下过她们的抗战老兵登门拜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虽然残酷,但也要分人。对于侵略者而言,他们的手段只会越来越残忍和拙劣。但对于那些捍卫自己家园的被侵略者而言,不论什么情况下,都不会泯灭自己的人性和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