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45年(庆历五年),范仲淹被罢任参知政事,历时仅一年有余的庆历新政被废除,主要是由于反对的声音愈演愈烈,改革无法进行下去,所以在当年的十一年冬,范仲淹被调离京城,改革正式宣告失败。跟随范仲淹一起参与改革变法的欧阳修,同样被贬到滁州,当时年仅38岁,可以说正是年富力强,可是偏偏被贬到外地,使得他有苦难言。

范仲淹对于欧阳修的才华、学识、人品都是极为欣赏,两个人也是惺惺相惜,一度成为了范仲淹的得力助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刚刚到达滁州的欧阳修内心是很苦闷,经常是一个人出门游玩,才写下了后来大名鼎鼎的《醉翁亭记》,这篇千古美文语言生动有趣,把原本很普通的山山水水,描写成了一幅幅绝美的画卷,尤其是里面的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更是深入人心,成为了千古名句。

滁州位于安徽省境内,当地风景秀丽,欧阳修在那一时期还写了组诗《琅琊山六题》,分别题写了六处不同的风景名胜,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来呈现。而且欧阳修对于这些地方,也是非常的熟悉,经常是一个人前去游玩,所以写得也是生动有趣,以其中第三首《琅琊溪》来说,便是一首难得的佳作,不仅写得很抒情,同时还很美,犹如一幅山水画。

《琅琊溪》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欧阳修虽然很伤感,可是到了滁州之后,还是融入进了当地的生活,这也正是诗人最了不起的一个地方,尽管到了偏远的地方,也依旧还是积极地面对人生的挑战,在这首《琅琊溪》一诗中,通篇都是写景,看似信手拈来,可是每一句都别具一格,有着一种独特的美,读来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整首诗非常有画面感,每一句都像是一幅画,在第一句中是写了山中的积雪开始在融化,使得那小溪里的水在逐渐上涨,这一幕看似很寻常,可是却被诗人描写得活灵活现;而到了第二句写了游人在山中游玩的情景;由于各雪融化了,从各地来了很多的游人,他们漫步跨过小溪上面的简易木桥,去到对岸游玩。这两句结合得天衣无缝,从开篇的雪消溪涨,再到游人跨过木桥,画面感极强。

最后两句重点是突出山中绝美的景色,所以写得更加细腻,也更加唯美,让这两句有着一种更为纤细的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欧阳修看着那缓缓流淌的小溪水,进一步想到了小溪水的源头,不知道离这里远还是近?只是看到山中的落花,全部掉落到了小溪水中,随着那小溪水缓缓地流向了远方。这两句同样很有画面感,由远处到近处,非常从容地刻画了山中的美景,使得这两句显得意境高远。

欧阳修早期的作品,虽然不如后期,可这《琅琊溪》却是写得很有趣,通篇不仅抒情,同时也写出了山中不一样的春美景。正是经历了寒冷的冬天,大地开始换上了新的颜色,积雪在慢慢地融化,使得小溪中的水在逐渐上涨,山中的落花也飘到了水中,随着那水流缓缓地向前流去,这原本就是很寻常的景色,以及普通的事物,可是经过诗人细腻的描写,却使得整首诗有了一种独特的美,读来也是朗朗上口,成为了欧阳修早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