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原名董春睿,自小聪明却因家贫只读过一年书,可他身上的聪明劲儿一直都在。年仅11岁时就加入了抗日队伍中的儿童团,还担任团长一职。13岁那年,因为掩护区委书记被日军抓捕过,但他从未退缩,从未出卖过一丝有关情报。他也因此成了家户户知晓的抗日小英雄。

1945年董存瑞也不过是个16岁的孩子,可他有着不亚于大人们的果敢,便在那年春天加入了抗日自卫队,然后一步一步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抗日军人。只是不曾想,他入伍仅3年时间,就把自己全部交给了祖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年时期的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县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六连负责对敌军的桥型暗堡进行攻击,否则主力军将无法深入县城。可由于地势特殊,敌军躲在碉堡内怎样攻打都无济于事。就在这时,董存瑞站了出来,毅然决然的抱着炸药包直冲往敌军暗堡下的桥洞里。尽管如此,炸掉暗堡依旧存在难题,那就是暗堡桥洞下没有任何可以安放炸药包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么办?千钧一发之际董存瑞选择了舍身取义,用身体当支架,用手托着炸药包,拉燃了导火索,为六连歼灭暗堡中的敌军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机会。董存瑞离开了,时年19岁。他的牺牲在全军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其领导陈仁麒心中也是敬佩不已,甚为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全国人民而言,董存瑞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可对于董存瑞的家人而言,他是亏欠的。好像很多人在谈起英雄时,都只会赞扬他们的丰功伟绩,可实际上他们也有家人需要照顾。壮士许国,领导铭记于心!还好董存瑞牺牲后,开国中将陈仁麒一直在照顾他的家人,直到自己去世。甚至就连陈仁麒的追悼会,其家人为了等董存瑞的妹妹赶回来参加,特意推迟了5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存瑞牺牲后,陈仁麒便一直在致力于弘扬和宣传他的英勇事迹,他也一直在尽心尽力照顾董存瑞的家人。寄钱、寄物,还时不时写信慰问董家人。在得知董存瑞的妹妹董存梅喜欢读书时,他便告诉董存梅放心去读,以后经济上和学业上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找他。陈仁麒一诺千金,他全都做到了,可他依旧认为自己做的不够。所以当他得知董家人有人患浮肿病时,他又和妻子商量多给董家一些帮助。他又是送粮票,又是送钱,还把董家患病的父女接到北京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4年陈仁麒已经81岁高龄,看着自己每况愈下的身体,他也明白自己时日不多,所以在临终前告知家人,自己的追悼会一定要有董家人参加。可奈何当时董存梅因公出差在外,实在是赶不回来。但又本着想帮将军完成遗愿的心,所以大家商议之后陈将军的追悼会推迟了5天时间,直到董存梅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