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一人之手,做三餐粥饭,许一世白头”,应该是所有人一生都在追求的美好生活,可奈何这世间充满着变故,有些追求或许只能存在与自己的期盼中。可若是在如今的和平时代,这样的日子或许不太难实现,可若生活在战争年代,“许一世白头”或许就变成了“等一不归人”,池煜华就是后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5年4月24日,苦等丈夫72年之久的池煜华终究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睁开,大家能够期望的也只有她和她的丈夫李才莲,可以在另一个世界相遇相知相伴到白头。池煜华的丈夫名叫李才莲,两人结为伉俪并非如今这般从相遇到相知再到相恋,然后重组家庭。两人是一起长大的,池煜华是李家的童养媳,第一次见面时她9岁,他年仅6岁,完全不懂爱情到底是什么,但二人之间确实也是大家所羡慕的青梅竹马,只是池煜华在婚前都不知道李才莲整日在忙些什么,都是在新婚之夜才得知丈夫是共产党的“高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合当时的情况,池煜华深知丈夫这条路很难走,也是充满着危险的,但既然是丈夫的选择,她也愿意支持。所以即便是丈夫在新婚第三天就去了前线,她也不抱怨,还亲自将丈夫送到了村口。那是1929年的大年初二,池煜华一直都将日子记得很清楚,也一直记得丈夫嘱托的,在守好家、多识字的同时,多为红军做事,然后期待着丈夫凯旋。只是不曾想,两人这一别竟然成了永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同年9月,李才莲回到家乡兴国为红军补兵时,是可以回家看看池煜华的,但由于当时手上工作太多实在抽不开身,便只写了封信告知池煜华到县城见面。然而造化弄人的是,池煜华收到信时,早已过了信中约定的见面时间,她只能等一下次机会。只可惜池煜华最终都没能等到丈夫,直到95岁逝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池煜华之所以一直坚信李才莲还活着,是因为她一直铭记丈夫“不要轻信谣言”的嘱托。所以当别人告知李才莲回不来时,她去过了很多地方找他,几乎找遍了整个赣南山区,仍无果时还在坚信丈夫健在。直到1983年经民政部证实,李才莲早在1935年2月时年22岁就牺牲时,池煜华才开始接受事实。但尽管如此,她还是会习惯性地坐在门口等待丈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池煜华的一生是悲惨的,和心爱之人的孩子在5岁时夭折了,心爱的丈夫也成了一个不归人,但她始终没有忘记丈夫让她“守好家,多识字,多为红军做事情”的叮嘱,所以她当过妇女主任、县人大代表,还是“三八”红旗手。于党她问心无愧,于李家他收养了一个孩子,只是唯独没有善待自己,始终不肯放下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