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记者 辛建伟 通讯员 胡亚利

今年春运的大幕即将拉开,高铁廊坊站的全体干部职工也做好了充分准备。在廊坊高铁综合维修大院里,很多铁路后勤工作人员正在全力以赴备战春运,今年50岁的朱广义就是其中一位。这位廊坊高铁线路车间添乘人员,也被称为高铁“探路人”,每天凌晨都在为人们的出行安全默默付出。

朱广义是一名共产党员。他的工作就是每天在京沪高铁下行开出的第一趟车上,用添乘仪检测线路数据和设备状态,如果符合开行条件,后续的列车才正常运行。

朱广义家住廊坊市,为顺利完成添乘工作,他需要前一天晚上就要住在北京南站2公里外的工区宿舍。从家里到廊坊高铁站10多公里,每天他都要提前1个小时从家里出来等公交车。1月5日,廊坊迎来今年最大一场风,阵风达到八九级,朱广义知道,自行车肯定是骑不动了,他只好提前2个小时从家里出来等公交车。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凛冽的寒风刮在脸上如同刀割。他在公交站等了一会,还不见公交车到来。想打车又打不到,为了早点赶到工作地点,他硬是自己背着五六公斤重的添乘仪器和用品步行了1个半小时来到车站,到车站候车室时,他已经全身是汗,眉毛、胡子都已结了冰。

每天凌晨3点40分起床,4点30分准时来到站台后,他向调度汇报准备工作,拍照上传。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他到达山东省济南西站后再返回。每次添乘回来之后,因与吃早饭时间错开,他都凑合着吃一碗方便面。

朱广义常年坐在每天开车最早的高铁里,和团队一起坚守岗位。京沪高铁从2011年开通至今,一直续写着“10年无影响行车”的骄人业绩,保障了京沪高铁的运营安全。朱广义是团队里年龄最大的,他已经在添乘岗位上坚守了8年,每年春节都在车上度过。

对于无数旅客来说,幸福就是平安回家。高铁列车平稳运行的背后,是许多高铁工作者“冰点之下”的俯身坚守。今年除夕,朱广义还是不能回家。“虽然不能回家过年,但是能让旅客平安回家过年,拥抱他们的家人,孝顺他们的父母,我很满足……”朱广义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