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疫情爆发之初,让教培行业的各个机构措手不及,在去年2月份,午饭君看到许多机构积极“求生”,不少坚持运营的机构中,很多机构都开始将自己的学生转到线上用直播的方式来上课,但也有不少人遇到了第二个难题---线上课转化率极低。而今年疫情反复,也让不少机构敲响警钟,也在开始做两手准备,但依旧是难以顺利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究自身线上课转化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去年学校网课让学生和家长对网上直播课身心俱疲;

2.各大平台免费课程冲击大;

3.自身没有专门的线上课程,无论操作性和家长对机构的认知都是三个字:不专业!

另外还有长时间看屏幕,视力问题以及“挂羊头卖狗肉”式的偷玩电脑游戏或看剧等众多原因!

上述3个主要方面无疑是各个中小型机构遇到的挑战,也增加了线上课程转化的难度。但在午饭俊的观点中,这些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实则最好解决,无非就是四个字:效果、压力。

简单来说,学校网课和大机构免费课都无法真正帮助学生提升成绩,缺乏互动性;而当学习进度跟不上和中高考迫近的压力过来时,也不会有什么“身心俱疲”了,更何况非常时期这个短时间内,对视力的影响也是有限。

所以撇开上述外因,学生依旧不愿意转到线上上课,最重要的就是和学生的粘度不足。在作更深入的探讨以前,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学生粘度。顾名思义,就是机构老师和学生的友谊值和认可度。就好比宝可梦里,驯兽师和宝可梦的关系越密切,发挥出来的能量就越大。

在此,午饭君问大家一个问题,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前,是否听过【学生粘度】这个名词呢?

当然,建立学生粘度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也会有一些机构老师会反问,现在疫情期间再讨论这个问题是否已经有点来不及,有点事后诸葛亮呢。事物有两面性,虽然无法立即建立粘度,但在空闲时分析一下,自己内部的学生是怎么样的,你真的懂自己的学生吗?

【学生粘度】并非是单纯的一个名词,它是一个体系,在真正建立学生粘度以前,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学会对学生分类,然后再“对症下药”!

根据午饭君所处团队多年的教学累积以及综合各个合作机构的生源情况,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分析数据后,在【学生成绩】(教学参考)和【学生态度】(缴费参考)两个维度进行归类划分,可以将学生大致分为4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四大象限的学生,以学生成绩为X轴,配合度和态度为Y轴,分为:成绩态度双好、成绩好态度差、成绩差态度好、成绩态度双差四类。清楚划分各种类别的学生以后,我们就可以在销售、教学和维护三个层面对四类学生作出不同的操作方式。具体的操作还需根据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对症下药,而当机构自身建立出关于【学生粘度】的体系以后,招生不再是难事。

言归正传,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你的学生,有哪些类型。自评方法如下:

1、找一张白纸,画出如上图的象限图;

2、回答下列问题,并登记在白纸上:

1、机构的总生源是多少?每个年级分别是多少人?(按1-4年级,5-6年级,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这6个阶段划分)

2、男生多还是女生多?(按年级划分好)

3、根据学生分类四象限,将1和2统计出来的人数分别写进去,例如第一象限,男生10人,其中初三6人,初一初二4人,女生10人,其中初三3人,初一初二7人;

4、寒暑假的留生率是多少?

5、学生报读的课次是多少?

6、学生的留存时长平均是多少?

7、学生裂变率高还是家长裂变率高?(指转介绍)

3、根据上述问题,把各个年级、性别中最优的人群圈出来,看看坐落于哪个象限,即可完成自评。

赶紧尝试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