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伊始,总书记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再次点燃大家的冬奥热情。距离2022北京冬奥,时间的脚步越来越近。站在重要历史节点的中国,将迎来又一个重大标志性活动。

我国体育成就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生动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构建了以“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为组织保障,以为国争光为主要目标的竞技体育体系,构建了以政府主导,军队学校企业农村等行业工会、体协分类指导,以“锻炼身体保卫祖国、锻炼身体建设祖国”“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为主要目标的群众体育体系,创造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进入新世纪后,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在整体体育层面上强调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把群众体育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使体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在竞技体育层面上着力解决三大球等群众喜爱的项目长期落后问题,在夏季与冬季项目上强调恶补冬季项目的短板,朝着均衡发展的方向稳步前进。

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精神财富,以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核心的运动员精神,被誉为英雄志、民族魂。一个包含了运动成绩、个性偏好和社会参与乃至言行举止在内的立体多维的运动员形象成为国际社会公众认知中国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无痕倡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