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丁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紫花地丁、紫地丁、地丁草、箭头草、兔耳草、羊角子、独行虎、如意草。

——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全草。

——主产于江苏、浙江等地。

——清热解毒

——寒。

——苦、辛。

——肝、心。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肝热目赤肿痛,热毒痈结,乳痈,肠痈,丹毒,疔疮痈肿,毒蛇咬伤。

——淋巴结核,肠炎,阑尾炎,肠炎痢疾,前列腺炎,一切化脓性感染。

——一切毒,一切恶疮,无名诸肿,热病发斑,小儿肝热鼻衄,喉痹,稻芒粘咽不得出,乳吹,发背,小儿走马牙疳,痢疾,黄疸内热,麻疹,痈疽,疥癞,跌打损伤。

——抑菌,利尿,利胆,抗病原微生物,抗I型艾滋病毒。

——水煎,捣汁,研末,外用(捣烂外敷患处)。

——水煎(常量15~30克),单味(大剂量30~60克),外用(适量)。

——脾胃虚寒者慎服,体质虚寒者忌服,阴疽漫肿无头者忌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