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变官方理由的由来

靖难之变官方理由的由来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晚年时,准备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建文帝。他大面积诛杀开国功臣,以便加固孙子的皇位。他还在《皇明祖训》中训诫后世子孙:“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朱元璋本意是防备外人。当朝廷有奸佞谋逆之臣时,让镇守在各地的藩王儿子们,也就是建文帝的叔叔们,举兵讨伐,铲除皇帝身边的奸佞小人,维护朱明皇朝的永久统治。

但他不曾料到,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他的这一训诫,正好给了儿子朱棣进行同室操戈的官方理由,同时也是给他的孙子建文帝挖了一个无法逾越的大坑,要了他的性命。

靖难之变的发生

靖难之变的发生

建文帝登基后,这么多叔叔镇守各地,手握重兵,让他时时感觉到来自叔叔们的危险,寝食难安。登基不久,他在大臣齐泰,黄子澄等的谋划下,开始向叔叔们动手了。开始大刀阔斧地削藩:将周王、岷王废为庶人;将代王幽禁于大同;将齐王囚于京城;湘王则自焚而死

短时间内,这么密集地削藩,让各位藩王个个惶恐不已。唇亡齿寒,这时,镇守北京的燕王朱棣,本就南征北战,战功卓著,一直觊觎着小侄子的皇位。现在眼看自己的兄弟们一个个接连倒下,眼看削藩马上就要削到自己头上,必须要自救了。

此时,他还不敢明目张胆地打出反叛大旗,但他出兵攻打皇帝总得需要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18世纪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金句:如果你喜欢别人的东西,就把它拿过来,辩护律师总是找得到的。

于是,父亲朱元璋“清君侧”的训诫,完美地成为了朱棣的挡箭牌。他举起了“清君侧,靖国难”的大旗,开始攻打自己的侄子建文帝,向皇位迈进。

靖难之变的战争

靖难之变的战争

朱元璋晚年时期,为孙子“铺路”时,进行的“拔刺”诛杀行动后,朝中能带兵的老将,这时已所剩无几。年轻的建文帝匆忙派了以守城闻名的老将耿炳文,去攻打朱棣。朱棣擅长进攻,耿炳文用自己的弱点去与敌人的优点比拼,结果自然是一败涂地。

建文帝慌忙换将,任命开国大将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去镇压。朱棣闻听李景隆将统兵50万来讨伐自己,不惧反喜道:汉高祖刘邦知人善用,为人豁达,才能统兵10万而已,李景隆有何才能,能够统兵50万?赵括之败必能重现。

李景隆与“纸上谈兵”的赵括情形雷同。虽熟读兵书,却无实战经验,且刚愎自用。李景隆是可悲的:一个将军还没出征,已经能让敌人欣喜异常。对于李景隆的了解,燕王远远胜于建文帝。

李景隆丝毫不负燕王的厚望,兵败白沟河,一人骑马逃往德州,守城将士均望风而溃。接着又在济南城外惨败,接着落荒而逃,将所有军队、辎重粮草都留给了燕王,像是特地来为燕王输送补给物资的。

靖难受阻,朱棣险命丧济南城

当燕王势如破竹地攻到济南城下,以为济南唾手可得之时。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他的幻想。这人就是铁铉,时任山东参政。他是一个文官,当时是负责为李景隆督送军饷粮草的。当他听闻济南危在旦夕,在外地的他火速赶回,偕同盛庸等倚城抵御,誓死相守,保卫济南。

燕兵包围了济南城,但济南人民在铁铉的号召下,军民团结,顽强抵抗,燕兵久攻不下。于是燕兵引水灌城,情势危急,铁铉设计诱杀朱棣。

他安排勇士埋伏在城墙上置千斤闸;让士卒哭嚎“城要被淹了,我们都要死了”;并撤掉了所有的守城器具。又安排百姓长者做使者,出城到燕王军队下跪请降:“王爷您不得已冒险靖难,实在是想铲除朝中的奸邪小人,我们一直想向您投降。但我们济南人唯恐被您的军士杀害,还请王爷单骑入城接受我们的投降!”

燕兵征战已久,早已疲惫不堪,现在不费兵卒,就能受降济南,朱棣闻听大喜。单骑入城受降。燕王朱棣刚进城门只听有人高呼“千岁到”,瞬间,千斤铁闸从天而降,随即砸烂了朱棣的马头,朱棣慌忙换马疾驰而去,侥幸一死。

朱棣异常气愤,向济南城发起猛烈的进攻。在朱棣的日久围攻之下,济南城已经日渐不支。

朱棣的软肋

朱棣的软肋

当朱棣架起大炮,准备做最后的进攻时。奇怪的一幕发生了,朱棣不敢向济南城开炮了!

济南城上,站着一脸得意的铁铉;还有写着太祖朱元璋的灵牌,以及朱元璋的画像。

济南城下,是气得直跳脚的朱棣,但他就愣是不敢向父亲朱元璋的灵牌和画像开炮!

朱棣不一定是出于尊重自己的父亲才不敢开炮,而是,自己“靖难”的借口就是“尊礼”,遵从父亲的训诫;如果他向父亲的灵牌开炮了,他就是“越礼”。

僵持不下之时,朱棣帐下的一个和尚道衍提醒他:“你的目标是京城,不是攻城。”

意为:我们的目的地是皇宫。既然济南攻不下,就不用与铁铉纠缠,绕道直取京城南京目标是进入屋内,而不是那门上那把锁,一脚踹开京城那摇摇欲坠的破门即可。

思路决定出路,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人生。朱棣瞬间领悟。正好朝廷又派大将平安统兵二十万,打算以绝朱棣的运饷之路。朱棣忧惧,撤兵北归。 最后由徐、沛南下,李景隆打开了南京金川门迎接燕军,朱棣进入京城。

 坚贞不屈的铁铉——济南人的神

坚贞不屈的铁铉——济南人的神

铁铉以一介文官的身份,机智顽强地保卫住了济南,由此为济南人所称颂。燕王登基为帝后,铁铉被捕至京,在朝堂之上见朱棣时,背坐廷中,骂不绝口,立而不跪。朱棣命他回过身来,他却始终不从。

朱棣愤怒地令人割下铁铉的耳朵、鼻子,塞入他的口中。并问道“甘否?”

铁铉厉声答道:“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于是铁铉在街市被施以磔刑,终年三十七岁。磔刑是一种酷刑,割肉离骨,断肢体,再割断咽喉。

后人尊敬其忠义不屈,在各地建立铁公祠来纪念他。济南人民更是视他为神,大明湖畔便有一座铁公祠,永远地守护着济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