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科学家:李四光、吴有训、竺可桢、华罗庚
“科学家”一个自带金色光环的字眼,小时候特别向往、特别想要成为其中一员的佼佼者们,记得小学课本上还有关于科学家多的课文,比如关于李四光的《奇怪的石头》、华罗庚《华罗庚的故事》等等,其实,中国邮政在1988年为表彰中国现代科学家们的功绩,就发行过关于科学家的邮票,今天我们一起看看邮票上的中国现代科学家。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
李四光:(1889年~197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学家;湖北黄冈人。早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赴英国留学,在伯明翰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02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所所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古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协主席等职位。
李四光院士蜡像
李四光院士最大的贡献在于地质学方面,他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的变化,探索地壳运动与矿产分布的规律,把各种构造形迹看作是地应力活动的结果,建立了“构造体系”这一地质力学的基本概念。他运用地质力学分析中国东部地质构造特点,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三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找油前景。后来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的陆续发现,证实了他的科学论断。李四光院士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中国气象学家;竺可桢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浙江大学前校长.1909年毕业于唐山路矿学堂。1910年赴美留学,学习农学及气象学。1918年回国,1936年任浙江大学校长。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竺可桢是中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在台风、季风、中国区域气候、农业气候、物候学、气候变迁、自然区划等的研究和自然资源的考察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晚年竺可桢
竺可桢先生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同时在教育、政治、文学上的成就也是重大的。
竺可桢先生人物荣誉:
1956年,当选为国际地球物理年中国委员会主任。
1960年,被提名为苏联地理学会外国会员。
1966年,被授予罗马尼亚科学院名誉院士。
1967年,被载入英国编印的《国际名人录》。
2008年11月16日,被评选为“中国十大科技传播优秀人物”。
中国物理学家:吴有训
吴有训:(1897年4月26日—1977年11月30日)物理学家、教育家,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被称为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开山祖师”。 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央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等职。后曾任上海交大校务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兼数理化学部主任。
吴有训(左二)
吴有训的主要贡献在于对x射线的研究方面。二十年代留学美国时,他就与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康普顿合作,研究了近代物理学中的x射线量子散射理论。吴有训经过艰苦细致的研究,证实了康普顿的理论,有人因此把康普顿效应称为康普顿-吴有训效应。物理学家康普顿曾这样说过“吴有训是他平生最得意的两个学生之一”。从50年代以后,他致力于科学组织工作,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同时还是一位教育家,一生桃李满天下。 钱三强、钱伟长、杨振宁、邓稼先、李政道等学者都曾是他的学生。
中国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华罗庚先生
他只有初中学历,是一位自学成才的数学家。1930年,他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数学论文,引起数学家熊庆来教授的注意,被请到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他赴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在此期间,他在数论方面取得显著成果,解决了当时的一些著名难题:瓦林问题、泰林问题等。1938年回国,任西南联大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得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华罗庚在代数、矩阵几何、多复变函数、数论等方面均有重要贡献。他与王元合作研究的近代数论方法在近似分析上的应用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他十分重视数学方法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致力推广统筹法和优选法。
通过整理这篇文章,越发的感觉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日新月异的发展,背后不正是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吗?尤其是作为老一辈的科学家,在中国物质条件艰苦的环境下还能赶超其他国家的科研,背后所付出的那是多少不为人知的艰险与困难,随着我们祖国日渐富强,我们更应该牢记老一辈人不畏艰难给我创造的这片我所热爱的土地。
希望大家为这些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科学家点赞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