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之后,很多在战争中损坏的城市需要建设,而上海更是重中之重。毛主席钦点了陈毅作为上海市长,嘱咐道:美国人预测我们不到三个月就会退出来,那就让他们看看我们在大城市的执政能力。在1949年5月,陈毅元帅从战场来到了这个著名的十里洋场,成为了陈毅市长。在此期间,陈毅元帅发生了很多趣事,都有哪些呢?今天《启史》为您揭开谜题。

拯救“烂摊子”

1949年,陈毅接手的上海,是一个国民党溃逃之后留下来的烂摊子:蒋介石临走前将银行的储备搬空,上海人的积蓄化为乌有,贸易线路中断,市场上满是投机倒把分子,还有敌特分子时不时的前来捣乱,而上海将近500万人口的生活更成了最大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陈毅元帅

在这样的局面下,陈毅市长用了仅一年的时间就稳定了局面,让上海重新焕发生机。

由于解放战争原因,上海人民对于国民党政府不再信任,对发行的纸币也不再相信,只认可自己手中储存的东西。种种行为导致了物价大幅度的上涨,而商人们趁机投机倒把,囤取货物。

初到上海的陈毅就打响了一场“银元之战”,这是蒋经国在上海近4年都未解决的问题。在稳定物价之后,接下来就是提供足够的生活物资,不然得不到供应的人们会再次骚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陈毅与各界人士合影

陈毅从各大解放区向上海调集了大量物资,而首先就是恢复铁路和航运问题。没有足够的船只,就打捞曾经被国民党沉没的,铁路被破坏了,就要积极修补,防止特务多次破坏。

在这些努力之下,终于解决了上海的危机。

微服私访饭店现猫腻

在上海稳定之后,陈毅市长常常会去“微服私访”,这样才能看见人们平时生活的最真实的状态。

某一次,陈毅走进了上海的一家饭馆,可能是看到陈毅穿着体面,服务员对他十分的热情,在对后厨喊话的时候,说的是:一十。这明显是暗话,陈毅不解其意,这时饭馆又进来一个老人,衣着邋遢,看起来不像是有钱的样子。服务员表现得十分冷淡,对后厨喊的是“十一”。

陈毅好奇地去看了老者的面条条,却发现面条很少,顿时十分愤怒!陈毅找来了服务员,直接表明了自己上海市市长的身份,质问他:你告诉我十一和一十是什么意思!服务员这才道出实情:这是他和厨师定下的暗号,“十一”代表干部的干字,表示这个人生活条件不错,而“十一”代表土字,表示这个人就是个普通老百姓,饭菜做少点也没事。这个暗号设置得十分巧妙,一般人还真的不会有其他方面的猜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上海市长陈毅视察杨树浦发电厂

陈毅没想到,在上海竟然还有这种操作,狠狠地批评服务员和厨师,这样是做事的不对的,在新中国人人平等,没有谁是高人一等的,更不应该以穿着来区别对待。

在他们保证之后绝对不再偷工减料才算解决这个问题。

给父亲的三个规则

有句话叫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封建时期,有一个当了大官,全族人都会因此受益,但是这一陋习在新中国被摒弃了。就像陈毅元帅,不仅在小事上十分严肃,对待自己的亲人也表现得公正。

在陈毅担任了上海市长之后,他的父亲就想要来上海看看儿子,毕竟已经20多年没见了。陈毅自然也是十分高兴了,没想到,他的父母来了上海之后,陈毅由于工作关系,总不得见,只能有侄子代替自己陪伴父母游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4:陈毅元帅与家人合影

陈毅父母在上海玩了三个月,从未因为儿子是上海市长而有什么特殊待遇。在三个月之后,两人要回去四川老家,还被陈毅嘱咐:回去了不能摆架子,他是父母的儿子,也是人民的公仆。

几年之后,陈毅被调到了北京,也把父母接到了北京来生活,在北京住了三年之后,在陈毅父母回四川老家时,陈毅又和父亲“约法三章”:其一:生活费要靠自己,不能麻烦政府,如果没钱就给自己写信;其二,虽然他现在在北京工作,位高权重,但不能因此和百姓们争抢利益;其三,如果有亲戚找你们办事,其实归根结底是找我的,一定要学会拒绝。

陈毅一直就十分憎恨搞特殊的人,而在自己身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当陈毅父母返乡之后,和普通老人生活的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