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正月十五,根据道教“三元”之说,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在这一天,从古至今,都有一些丰富的民俗活动流传至今,人们吃元宵,闹花灯,放烟花等,好不喜庆热闹。尤其是闹花灯这一习俗,更为繁盛。特别在古代,下至民间百姓,上至达官贵胄,通宵达旦的灯会伴着烟火,杂耍弦乐在五光十色交织的灯光下进行,往往,连着数日不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古人们会在选择在正月十五这天闹花灯,而且还是当作十分隆重的盛事在进行呢?

正月十五闹花灯,这一传统民俗最初起源于西汉汉武帝时期,传说是专为灯祭当时民间认为最高的天帝“泰一神”而来。

“泰一”在传说中,为古之帝王最为敬拜之神,它可以主宰天地间的一切。而且在古代,还有着“泰一星”的说法,这一星,古人将其视为帝星,又将其称为北极。由此可见,“泰一”在古代帝王心中的尊贵地位无可比拟,视若为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泰一”的描述,《鹖冠子·泰鸿》提到:

“泰一者,执大同之制,调泰鸿之气,正神明之位者也。”

对此,陆佃解为:“泰一,天皇大帝也。”既然古人视“泰一”为天上的皇帝,那么作为人间的皇帝,曰“天子”,哪有敢对泰一不尊不敬不祀的呢?

对于古代皇帝敬祀泰一的情况,《史记·孝武本纪》提到:

“皇帝敬拜泰一。”

又如

“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泰一之礼。”

在古代帝王看来,元宵节,即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灯祭泰一,也便是作为人间天子的皇帝向天皇大帝泰一以表恭敬之意,可以祈得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天下祥和。

后来,随着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汉明帝(57年~75年在位,东汉王朝第二位皇帝),为了将佛法弘扬光大,他下令每年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内“燃灯表佛”。于是,正月十五燃灯的习俗逐渐在中华大地扩展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着到了南北朝时期,梁武帝笃信佛教,正月十五张灯达旦逐成风气。

在隋炀帝时期,每年正月十五闹花灯的场面已经尤为盛大。

在唐朝时期,佛教文化再次受到重视,李世民时期玄奘西行求法,武则天时期佛教文化大兴,于是,仕官百姓普遍会在正月十五这天“燃灯供佛”,于是,佛家灯火遍布民间。而且,从唐朝起,元宵节张灯“闹花灯”也成为法定之事。在唐玄宗时期,每逢正月十五,开灯节,设灯楼,紫禁城内气氛热烈,一片通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的宋朝,每年正月十五灯会持续的时间,已经不只是正月十月夜了,而是北宋为连续从三夜至五夜,也即正月十五前一夜至两夜,灯会就已经开始了,而结束的时间,也是往后延续到大约正月十六夜,或者正月十七夜。而南宋则更甚,直接就是六夜。对于宋朝灯会的热闹场面,宋代孟元老在笔记体散记文《东京梦华录》中如是写到:

“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击丸蹴踟,踏索上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正月十五闹花灯经持续时间拉得最长的,我们不得不佩服的是朱元璋,到了明朝,朱元璋直接规定灯节连张十夜。从正月初八开始张灯,正月十七落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不难看出,古代帝王对正月十五张灯闹花灯之事重视程度非同一般。其一为专程灯祭“泰一”向天表意;其二,更为与民同乐,彰显国泰民安之盛世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又适逢一年一度正月十五月圆之夜,再观灯火阑珊,万家展姿,辉煌绮丽无比,古人以此祭天之泰一,今人以此寄望阖家团圆,生活和谐美好,但愿2021年,一切都如天空中新年的第一轮满月,圆圆满满,又如万家通宵达旦不灭的灯火,光明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