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淘了一套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作为水平不高的阅读爱好者,一直不敢轻易涉猎古文著作,这回花姑娘上轿头一回看起这种大部头,开篇即被难住了——
周纪一
起【著雍】【摄提格】(戊寅),尽【玄黓】【困敦】(壬子),凡三十五年。
显然,根据胡注所知此处应为干支纪元法,但笔者无古文之学识,对天干地支纪元一窍不通,可《资治通鉴》纪年均采用如此,倘若不了解,则无法更深入的阅读,遂照着胡注,加以百度,自制对应表如下:
从表可知,戊岁阳为【著雍】,寅岁名为【摄提格】,合起来即为戊寅,为《资治通鉴》的起始纪年。三十五年顺序如下:
戊寅
威烈王
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乙卯??威烈王崩,子安王娇立...
庚辰
安王
元年?秦伐魏....辛巳(二年)、壬午(三年)、癸未(四年)、甲申(五年)、乙酉(六年)、丙戌(七年)、丁亥(八年)、戊子(九年)、已丑(十年)、庚寅(十一年)、辛卯(十二年)、壬辰(十三年)、癸巳(十四年)、甲午(十五年)、乙未(十六年)、丙申(十七年)、丁酉(十八年)、戊戌(十九年)、已亥(二十年)、庚子(二十一年)、辛丑(二十二年)、壬寅(二十三年)、癸卯(二十四年)、甲辰(二十五年)、乙巳(二十六年)
丙午
烈王
元年,韩灭郑,因徙都之......丁未(二年)、戊申(三年)、已酉(四年)、庚戌(五年)、辛亥(六年)、壬子(七年)
王崩,弟扁立,是为
显王。
从上计算得知,自戊寅至壬子,历经威烈王、安王、烈王三代,共三十五整,即为《资治通鉴》周纪开篇所示。
对于古文纪年至此有个大概的了解,据学者研究,十天干起源于我国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话传说,是十进位法概念在纪时中的反映,应当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社会;“十二地支”则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产生于殷商之前,后逐渐演变为十二辰。
所以,有学者推断:“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创作。”杜石然等则在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一书中,主张夏代已有十天干纪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干支纪法,从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环的纪日法。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的转换
将十大天干、十二地支编号。如下: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4??5??6?7??8??9?0??1??2??3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5??6??7??8?9?1011?0?1??2??3
计算时,年最后一位的数对应天干的编号、用年数除以12,得到的余数对应地支的编号,合起来就是该年的干支纪年法。
如2011年:最后一位是1,对应的天干的编号就是“辛”,再用2011除以12得到167余7,对应地支编号为“卯”合起来即2011年为“辛卯”年。
至此,干支纪年法粗糙的框架建立完成,至于天干地支的其它运用,则后续学习后再进一步总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