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被现代人调侃为“孙十万”,因为孙权常常发动几万或者十万大军北伐,结果被少量的军队打败,不仅自己被称为“孙十万”,还送出去很多绰号,比如“蒋一封”、“刘亡灵”、“满数十”、“张八百”、“文睡觉”等等。虽然孙权被现代人调侃,不过他还是“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评价,是来源于他的对手曹操。那么孙权是如何获得曹操的表扬的呢?

第一次“濡须之战”

第一次“濡须之战”

孙权进攻合肥总是打不下来,这一点没有什么疑问,而曹操也是这样。曹操总是进攻濡须,也是打不下来。诸葛亮的《后出师表》中就说曹操“四越巢湖不成”。其实这也是很好理解的事情,毕竟进攻方人生地不熟,要考虑对方的防御工事,还要考虑粮草问题,肯定是比防守方更困难的。

曹操在东汉建安十七年(即公元212年)第一次进攻濡须。濡须是巢湖与长江之间相连的一条水道。曹操控制了濡须,更易于进攻江东地区;反之孙权控制濡须,是给长江防线再上一道保险。在建安十七年,曹操刚刚在西北地区取得巨大突破,消灭韩遂、马超等关中军阀,控制了关中地区,随后调转矛头对付江东。江东地区也有重大动作,把政治军事中心从京口调到建业,听说曹操打濡须,还筑造了濡须坞严阵以待。

第一次“濡须之战”的过程

第一次“濡须之战”的过程

在第一次“濡须之战”,或者所有的“濡须之战”当中,曹操作为进攻方都是失败的一方,虽然有的时候能够获得孙权的口头上的臣服,派使者向曹操求和,但是实际的利益一点也没损失。而第一次“濡须之战”是孙权打得比较好的,结束也比较体面的一次。

建安十七年曹操准备进攻濡须,次年建安十八年(即公元213年)曹操正式进攻濡须,和孙权对峙了一个多月,孙权没有呈现出败绩,仍然是游刃有余。还给曹操写信嘲讽,一封信上写“春水方生,公宜速去”;一封信上写“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看到胜负难分,于是主动撤军。

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是有一些战事发生,总体上来说各有胜负。曹操这边攻陷了孙权的一个军营,俘虏了都督公孙阳;而孙权这边也打赢一个战役,曹操军队趁夜到水中洲上,孙权立刻派遣水军围攻,俘获了三千多人,还有几千人淹没在水中。曹操受到的损失也不小。

“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评价

“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评价

曹操和孙权在第一次“濡须之战”中胜负难分,虽然表面上曹操失败,但是进攻方失败并不意味着什么,况且曹操还有俘虏公孙阳的战绩。那么孙权为什么会得到曹操的“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评价呢?

在《吴历》当中记载,孙权取得上述的那场局部战役的胜利之后,几次主动挑战曹操,曹操则闭营不出。孙权于是乘坐轻型战船,亲自来到曹操的军营前。曹营很多将领都想要主动迎击,曹操却命令军中戒备,禁止向孙权射击。孙权巡行五、六里之后就回去了,曹操看到孙权的士兵都很齐整,训练有素,所以夸赞孙权一句。有人认为这句话是贬低孙权,因为语气上将孙权视作下一辈。不过实际上孙权确实算是曹操的晚辈,孙坚才是曹操同期的战友,所以曹操的话没有任何问题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