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3月,祁连山山脉大雪覆盖,极目望去一片荒凉,真正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山脚下的平均气温,达到了零下二十度,几个年轻的汉子正在日夜不停地赶路,其中两个人三十多岁,另外几个只有二十岁左右。

祁连山口的野牛沟延绵三十多公里,这里狼、豹、鹰等猛兽常年出没。这个季节的山上更是光秃秃的一片,连枯草都没有半根,猛兽都饿红了眼。五个人一身狼狈,饿得难受时,只能吃一口雪,甚至薅一把身上御寒的毡衣吞到肚子里。

几个人形色匆匆的日夜赶路,来不及一点点的休息,走到祁连山口的时候,他们放慢了速度。

登山者拍摄的野牛沟

其中一人身高将近一米八,身形瘦削,看起来年龄最大,给大家分析眼前的情况:

“敌人现在必然对祁连山出口加强了封锁,我们如果一起行动,目标太显眼了。还有一些同志一嘴南方口音,很容易被发现,当下我们不得不分头行动……”

一位身形挺拔的战士听到这句话,忧心地问道:“那总指挥您的安全怎么办?”

年龄最大的人没有回应,而是说道:“陈明义、肖永银等人分开行动,自己回部队,我和陈昌浩只带一名保卫干部一起行动。”

陈明义、肖永银都是长征过来的红军干部,长征中两过雪山、三过草地,单独行动没有什么问题。

而这位年龄最大的指挥者,便是红军西路军的总指挥,共和国开国元帅徐向前,现在他们正在执行军委的命令——从祁连山返回延安,向军委汇报。

大家分开之后,徐向前、陈昌浩带着一名保卫干部趁着夜色出了祁连山。走到一处山沟,雪也找不到了,几人实在口渴难耐,就让保卫干部看看能不能从周围弄点水喝。

徐向前和陈昌浩一直等到天快亮了,保卫干部还没回来。徐向估计出事了,赶紧和陈昌浩继续赶路。

第二天,徐向前和陈昌浩又来到一个村子,数日饥饿、劳累,加上肚子里很久没吃过像样的饭,陈昌浩感到身体坚持不住了,决定休息几天再走。徐向前为了赶紧完成任务,决定自己继续赶路。

徐向前独自一人,有时白天赶路,晚上找个地方对付一宿,有时候感觉周围敌情复杂,就夜间赶路。除了投宿和吃饭,他不敢跟任何人说话——周围特务实在太多,回民也很多,当地回民在反动势力的长期蛊惑下,对红军和汉人都充满了敌意。

他有时候在汉人百姓家中借宿,有时候直接睡在冰冷的戈壁滩上,睡觉和吃饭都没有固定的时间。身上破衣服,头上破帽子,加上风霜的捶打,以及刚刚遭遇的兵败之痛,使他身心俱疲,36岁的徐向前看起来像个50多岁的老羊倌。

为了避开敌人的搜捕,他不敢走正路,更有时候只能靠讨饭维持……

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徐向前落到夜宿戈壁滩,甚至乞讨生存的境地呢?

这要从一场惨烈战争开始说起……

西路军的形成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与此同时,日本正加紧侵略我国,有识之士纷纷呼吁枪口一致对外。

毛主席提出要“先造成西北抗日局面,以达逼蒋抗日,停止内战,组成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一切力量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目的。”

西北的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抗日联盟,秘密关系也逐渐公开。

全世界也都笼罩在法西斯侵略的阴影下,苏联政府面对未来可能来临的德日两面夹击,倍感压力,提出要红军打出一条“国际通道”,接受来自苏联的抗日军事物资援助。

此时的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对于红军三大主力在西北的集中,如芒在背。

蒋介石的“智谋”是这样的:

他一边调集大军急冲冲地奔向西北,称要对红军进行最后的“围剿”,一边亲赴西安强迫西北军和东北军执行其计划,发动所谓“通渭会战”;

借机削弱张学良、杨虎城势力,如不服从,蒋介石便会把二人调离西北,逐步肢解;

蒋介石在黄河以东全力围剿红军,同时下令河西“四马”(马步芳、马步青、马鸿逵、马鸿宾)配合围剿红军,如果四马死战红军,则同时可以削弱四马;

如果红军力量渡过黄河发展,蒋介石就可以借“围剿”之名进入四马地盘。

河西四马是非常反动的力量,他们认为手里的土地和军队是“祖产”,为保既得利益,不断地调拨当地回民仇视红军,同时为了防止蒋介石借追剿进入河西,自身也是拼死也要阻挡红军。

……

面对蒋介石的压力,张学良把“通渭会战”的部署通知红军,建议红军西渡黄河,进行宁夏战役,控制河西,接通苏联。

这一背景下,红四方面军奉命西渡黄河。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担任政委。

马家军为了防止红军渡河,早已将黄河东岸的大小船只、羊皮筏、牛皮筏劫掠一空,甚至把水手都抓光了。

红四方面军先头的三十军抵达河岸后,立即集中造船材料和人员,突击制造木船,政委李先念干过木匠,造船很有办法。船只在距离渡河口不远处的柳树林里秘密制造,中央派红一方面军从后方搜集材料支援,加快造船速度,三十军同时训练渡河。

此时,红四方面军后方有蒋介石嫡系胡宗南、毛炳文等部的“追剿”,徐向前令三个军后方狙击,掩护先头部队渡河。最终,红三十军先行过河,击败了黄河岸边严防死守的马家军,为渡河开辟了道路。

但是因为后方追击以及军委命令,最终在1936年10月31日,红四方面军完成渡河的有第30军、第9军和第5军三个军,共计2.18万人。

这就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

苦战河西走廊,子弹打光,刺刀不够用

因为做好了接受苏联武器的准备,也因为红军本身物资就匮乏,西路军在渡河前,平均每个人只有三五排子弹和两三枚手榴弹。

第5军渡河前还参加了阻截胡宗南追兵的战斗,弹药几乎消耗完毕,最后靠大刀、刺刀打退了蒋介石嫡系的追击。渡河前,年仅28岁的5军副军长罗南辉在华家岭战斗中壮烈牺牲。

渡河后,由于反动政府压迫当地少数民族,所以当地少数民族对汉人有很大的成见,另一方面,这里自古就是缺水、缺粮之地。

红军不仅武器匮乏,在其他物资以及群众基础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但是西路军十分英雄,凭借顽强意志和优秀的军事素质,在“打通国际路线”、“配合一方面军夺取宁夏”等口号的鼓舞下,很快就战胜了河西地带的马家军,准备继续穿越敌人封锁线。

徐向前曾经在一次西路军军政委会上阐释西路军西进新疆的必要性:1、可以解决西路军的战略靠背问题;2、能拿到苏联援助的武器;3回过头来再打马家军易如反掌;4、对河东红军和友军,能起到有力的鼓舞和策应作用。

接应苏联援助是西路军最主要目的之一,也是西路军能够取得胜利的核心条件之一。

早在1936年8月,共产国际曾经指出,中国红军需要占领宁夏打通内蒙方向的援助路线。但是到了11月,考虑到敌军的阻截,共产国际又改从新疆方向援助。

这样的背景下,徐向前、陈昌浩接到军委命令,说新疆的援助物资已经准备好了。徐向前立即将部队做了调整,命令部队迅速西插,由九军进占古浪城,三十军一路继续向西急进。

但是西北马家军长期积蓄力量,武器弹药充足,骑兵机动性又强,战斗力非常剽悍。西路军第九军在打通河西走廊的古浪之战中遭到失利,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

就在此时,苏联的援助方向再次发生变化,军委电令西路军就地建立根据地。徐向前认为没有建立根据地的条件,但是在政委陈昌浩的坚持下,还是决定遵守命令。

11月21日,30军遭到马家军猛攻,战士们子弹打光后,用大刀、长矛与敌人激战三日,最终放弃了阵地。.

徐向前24日致电军委,提出四点:

一,马敌虽伤亡5000以上,但能抽大批民团壮丁补充,人马子弹均有,仍然继续与我拼战;二,马敌战术以骑兵四出活动……畏我夜战,退守堡寨,反复攻击某点不得手时,则集中攻另一点。大部队乘马,进退均速。我方胜则难缴获,败则难生还;三、永凉地带,地形开阔,区域狭小,无树无房,尽是堡寨,不便我军迂回抄击;第四:我每守一堡寨,须一营兵力,激战终日,即可耗尽弹药,刺刀、茅刀又少,难阻敌攻。

可见西路军孤军深入,人员和弹药无法补充,难以和马家军这样的“土皇帝”进行消耗战。

河西走廊自古就是骑兵厮杀之地,马家军的骑兵优势太过明显。

苏联援助的地点时而说是在新疆边境,时而说在蒙古边境,导致西路军对自己的行程产生了迷惑。

11月到12月上旬,西路军经凉州西北四十里铺之战、永昌东南八坝之战、永昌以南水磨关之战、永昌之战、山丹之战,歼敌6000余人,自身大量减员,不算因饥寒生病的,光挂彩的就有2000多人。军队里有男兵,也有女兵,大家凭着坚强的意志挺过了一次又一次,吃雪吞毡,子弹没了用大刀长矛,大刀长矛不够就用石头,用木棍,用牙咬。

这个样子,在一个地方死死蹲着,被动挨打,在徐向前的军事生涯里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大家都在奔走相告——抗日统一战线要形成了。

12月24日,蒋介石表示:“用领袖人格作保证”,承诺红军提出的成立抗日统一战线,以及包括允许西路军取得苏联援助、令河西四马停止进攻等六大条件。

得到消息的西路军,感觉心里的石头放下了,决定继续向西。

然而1937年1月,蒋介石背信弃义,在南京扣押了张学良,同时调集了四十多个师的兵力,进逼西安,马步芳等转而调动了数万人,准备继续阻截西路军。此时的西路军,总兵力只有1万多了,弹药也耗尽了。

兵败

1月23日,军委让刘伯承率兵接应西路军东进,以保存部队。此时军队只剩下1.4万人,病号、妇女数量又多,徐向前把军队集中在倪家营子,准备让伤员和妇女就地安置,带领西路军东进。

但此时马步芳骑兵已经调集了7万人,堵截了西路军东进之路。河西一些原本中立的反动势力见到西路军势弱了,也参与进来。“四马之一”的马步青最初得知红军是为了接受抗日物资才向新疆进军,曾经放开一条路给红军,现在看到西路军弱势了,也参与到围杀中。

西路军以寡敌众,被围在倪家营子,与敌人展开了40天血战。

马家军的骑兵分为白马营、黑马营、花马营、红马营——就算是今天的物质条件也很难凑齐这么多各种各样的马匹——骑兵优良是他们的千年优势,战争物资的丰富就算蒋介石的中央军在某些领域未见得能够媲美。

异常惨烈的厮杀开始了……指战员们的子弹也打光了,就上场肉搏。大伙用大刀、长矛、木棍、石头、树杈与敌人搏斗,围墙倒下了用身体堵上去,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堵上去,负伤倒地后,也握着武器,等敌人靠近给最后一击。

武器没有了,就抱住敌人用牙齿咬,用手撕,拔掉敌人的胡子,扼住敌人的咽喉,咬掉敌人的耳朵、鼻子、手指。这块战场上,没有男和女、中壮年和青少年、轻伤员和重伤员、战斗人员和勤杂人员的区别……(《徐向前传》)

徐向前在最危急时刻,爬到房顶上指挥战斗,敌人子弹并没有能够打到这个最明显的目标,徐向前在房顶上跳来跳去,指挥大家把敌人堵在倪家营子的廖家屯外。

24日,徐向前请求军委派八个团以上的兵力,求援西路军,并表示“不然我们只有抱全部牺牲决心,在此战至最后一滴血而已。”

在西安谈判的周恩来要求蒋介石履行诺言,勒令马家军停止进攻西路军。军委委任刘伯承为司令,出兵增援西路军。

此时的徐向前再次带领队伍突围到三道沟流,但是正如之前徐向前给军委的电报所说,马家军以骑兵为主,人就算跑得再快,又怎么能快得过马呢?

仅剩的西路军八千人再次被分割包围,马家军持续骑马冲杀,徐向前命令队伍退入祁连山。

只有进了大山里,才不会被骑兵克制。否则你打他的时候追不上,你后撤的时候跑不掉。

三十军的二六三团、二六四团为了掩护其余部队撤退,全部壮烈牺牲。他们和马家军扭打在一起,大刀都砍卷了,刺刀也折断了,子弹一颗不剩,没有任何武器,他们徒手搏斗也与敌人战斗到最后一刻,以掩护军队撤退。

此时,西进无可能,东进也无可能。

2月12日,中央电令,西路军保存现有力量,一是冲向中蒙边境,一是就地分散游击。

陈昌浩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身份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上大家决定:现有部队分散游击,坚持斗争;徐向前、陈昌浩脱离部队,返回陕北向中央汇报情况;成立西路军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各支队行动

徐向前不干了,他说:这支部队是我们从鄂豫皖带出来的,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回去干什么?大家都是同生死,共患难过来的,要死也死到一块嘛!

这是徐向前的肺腑之言,两个月前他还要求部队要冷静,不要有拼命主义、复仇主义,要沉住气,不要轻举妄动。但是他现在只想留下来,首先是不甘心,其次他也知道两个领导人离开,将会对队伍将造成很大的影响。

陈昌浩带着不容分说的语气说道:“这是军政委员会的决定。向前留在军中,目标太大,不利于队伍的分散行动。”

陈昌浩说的也没问题,以徐向前的名气,留在这里只会加剧反动力量的疯狂围堵。

会上的其他人,也有人催促他们赶紧走。

散会后,徐向前单独找到陈昌浩,想动员他不要回陕北。他恳切地说:

“昌浩同志,我们的部队垮了,孤家寡人的回陕北干什么。我们留下来,至少能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

陈昌浩很激动地说:“不行……”

后来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里写道:

“我那时的确不想走,但没有坚持意见留下来。事实上,李先念他们,并不想让我走,我迁就了陈昌浩的意见,犯了终身抱憾的错误,愧疚良深。”

3月的祁连山,凄冷。更凄冷的,是西路军将士们的心。

沿路乞讨,夜宿戈壁,终到延安

就这样,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开始几个人一起走,到最后,剩下徐向前只身赶路。一路上,到处都是他的通缉令。

这一路上,尤其是在黄河以西,回民众多,马家军的暗探也很多,就算一路上绕开大道也是很危险的,有些时候不得不要饭吃,睡戈壁滩,就这样,徐向前躲过了无数次的盘查。

路上经过的一些地方,是之前的战场,他会停下来默默哀悼,几个月前他还和自己的战友们一起厮杀。

逃到河东后,他用金戒指给自己换一套衣服,伪装成商贩,继续赶路。

4月30日,整整走了45天后,徐向前终于找到了援西军总部,见到了刘伯承。

徐向前的身体出了点问题,周恩来、彭德怀和任弼时安排他到西安治疗。

前往西安前,他掏出十几个金戒指交给彭德怀:“这是从石窝下山时,组织分给我作路费用的,路上用掉两个,剩下这些,我用不着了,全部交公。”

到了5月份,徐向前才终于抵达延安。

毛主席接见了徐向前,拉着他的手说:“向前,你受累了,辛苦,辛苦,祝贺你顺利归来!”

并递给徐向前一支烟。

徐向前对着毛主席,把西路军的情况都说了。

毛主席安慰他说:

“不要难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能回来就好,有鸡就有蛋。”

毛主席接着说:

“西路军广大干部和战士是英勇的,顽强的,经常没有饭吃,没有水喝,伤员没有医药。他们没有子弹,靠大刀、矛子就和敌人拼命,这种革命精神永远也不要丢掉。”

祁连山的西路军后来怎么样了?

徐向前回延安的路可谓九死一生,莫说一路上反动力量密不透风的盘查,就算是戈壁滩上的猛兽威胁,以及有时数日没有水和食物危难情形,都是致命的。

在遇见刘伯承之前,徐向前对其他的事情一无所知,他不敢打听,不敢买报纸。

这期间的西路军将士,大部分人在后来的游击战中牺牲了,九军军长孙玉清被俘,后因叛徒出卖身份暴露,英勇就义。李先念率领西路军的一路,在青海巡堡以北的分水岭上,意外收到了中央电台的信号,得到了设法去新疆的指令和陈云将前往迎接的通报。

西路军留下来的勇士很少,但是为我军留下了壮大的火种,也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精神。

去留肝胆两昆仑

1990年6月,徐向前因为肺病住院治疗。他对前来探望自己的老战友李先念郑重地说:“我的遗言有三条:一是不搞遗体告别,二是不开追悼会,三是把骨灰撒在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和河西走廊。”

他要把骨灰洒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与那些年出生入死的战友们在一起。

徐向前去世后,解放军总政治部给元帅家属发了8000多元抚恤金。这是徐向前留下的最后一笔财产了,徐家一分钱都没动,全部给了徐向前的秘书郭春福,因为郭春福的孩子得了白血病急需用钱。

徐向前一生以简朴闻名,自己会织毛衣。去世后一件穿了30年的毛衣,被家属捐给了国家。建国后,毛主席点他去苏联采购朝鲜战争的军事物资,结果谈判超过了很多时间,他舍不得在当地买大衣,就让信使从国内把大衣带到莫斯科。结果徐向前刚回国,就开始发高烧,引发了严重的肋膜炎,他最后去世,与这次肋膜炎的关系很大。

在徐向前的回忆录中,他对于未能和西路军战斗到最后一刻感到无比遗憾,之后数十年的心情是常人难以体会的。

清末大英雄谭嗣同曾经有一首《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徐向前当时作为西路军最重要的军事家,对于西路军的军事行动是唯一全盘掌握的人,他返回延安,对于总结西路军得失以及以后的中国革命,起到了更大作用。

虽然徐向前元帅晚年对此事抱憾不已,但一句“去留肝胆两昆仑”应当是合适的注释。